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新闻学 > 第12章 提问

第12章 提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际交往氛围。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需要把握话语的引导权,帮助受访对象缓解紧张情绪,把握核心问题,完成采访活动,这样才能获得目标信息。同时,也要主导好节奏和主线,一旦受访对象的谈话偏离了主题,记者要适时将其拉回到主题上来,切莫形成答非所问的局面。

般情况下,记者都希望问题提出来之后,受访者很配合,谈得很起劲。但是,很多受访者容易“天马行空”,偏离主题。如果任由受访者谈下去,既耽误时间,也向不出关键信息。

如何让受访者从天马行空的胡侃中回归主题也是一种艺术。如果记者语气生硬地打断对方或表现出不耐烦等,常常会引起受访者不满,影响访谈的氛围和效果。比较合适的方法是,用插入式打断的方法转移话题。记者可以趁对方说话的间歇适时插话,而不要在对方正在说的时候强行插话。在插话的时候,先对受访者刚刚谈的内容表示赞赏,然后再转插新的提问,如“您刚刚谈到的那个设想我觉得很有趣,可是原来的那个设计到底得到批生了吗?”“你说的安全问题我觉得挺重要的,但是你们在和有关部门交涉的时候他们是如何答复的?”

二、记者提问的规律

艾丰曾经提出6个“不要提”来概括记者在提问中该注意的问题:(1)不要提太“大”的问题(不要企图“一口吃成个胖子”)。

(2)不要提过多外行的问题(一点不提是难以做到的,但要争取少些)。(3)不要提暗示性的问题(即不要给对方竖“杆”,让对方“顺杆爬”)。(4)不要提过于轻率的问题(没经过仔细思考提出的问题)。

(5)不要提太“硬”的问题(就一般情况、一般对象、一般记者而言,直率不等于生硬)。

(6)不要提审问式的问题(即要善于引导,在交谈中发问、在发问中交谈)。

以上六点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记者提问的禁忌。通常,记者在提问中还要尽量避免主观诱导。带有主观色彩的问题会对受访者产生诱导,对方的回答有可能为了迎合记者的意图而失实,其后果就是使新闻失实。另外,记者在提问时还要注意对方的感受,不要过分挖掘隐私,更不能“在对方伤口上撒盐”,如抓住受访者的某个过错不放或者对对方的生理缺陷详细盘问等。

邵飘萍说:“同是访问一人,善问者与不善问者较,则其所得之结果必有天壤之别。”。

1. 把握好第一个问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般来说,第一个问题要尽量具体且易于回答,记者可以就新近发生的事实提问,以便进行之后的提问。

美国学者肯·梅茨勒在《创造性的采访》一书中提到:不管第一个严肃的问题是什么,它需要具备以下四个特性,从而建立起采访双方有效良好的互动。这是促使采访开始的发向,也是能恰当捕捉受访者心理的发问。

(1)比较好回答(广播、电视媒体采访尤其要注意这点)。(2)能增强受访者的自尊心,敏感问题稍后再问。(3)显示出记者已经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4)在逻辑上符合记者已经阐明的采访目的。@

具体提什么问题,记者需要根据受访者和采访内容设定。对于进入状态比较慢或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受访者,记者可以循循善诱,让对方进入状态。假如设定的问题涉及一些比较敏感、尖锐的话题,记者可以先从宏观的角度提问,逐渐缩小范围,让对方不会一开的就对记者抱有警惕和敌意。如果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封闭式的问题,对方可以很好

一个带些悬念的提问,则可以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和兴趣。 地了解记者的意图并顺利作答:如果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会让对方觉得很放松;如果是

总之,无论第一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还是闭合式问题,目的都是为了让采访能够顺利进行。

2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