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世纪幕僚 > 第5章:出鄂入赣,大败而归

第5章:出鄂入赣,大败而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虑,现在已后悔不迭。

原来清廷向来对汉臣顾忌甚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总觉得有人觊觎(jiyu希望得到)他屁股底下的皇位,总觉得会有刁民想害朕,因此总是对汉臣不信任。这也怪不得他们,满族进关时才几百万人口,而汉族有几亿人口,由畏惧而嫉恨。正所谓自信源于实力,且看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终成一番伟业。相比之下,清朝真是有点“小家子气”。更让咸丰担心的是,湘勇屡立新功,汉人带兵而横跨大江南北,这是继吴三桂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说起吴三桂,那可是大大有名,是与秦桧、石敬瑭并列的中国三大汉奸。秦桧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使得岳飞北伐中原,功亏一篑。而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使我中华民族失去长城屏障,都可以遗臭万年了。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吃着大明朝发给的兵粮,拿着大明百姓给他们的战马和利剑,反过来杀害大明百姓,也是大大的可恶。都说吴三桂是因为陈圆圆才冲冠一怒为红颜,但也不过是借口罢了。他犯下的罪行是永远抹杀不掉的。后来康熙削藩(削xue藩:削夺藩王封地),作为平西王的他,不满清朝给自己的待遇,又举起反清复明的义旗。我只想说,早干嘛去了?现在晚了!后来果然兵败身亡。从那以后,清廷便对汉人顾忌甚深,立下汉人不封王的宗旨。

想到这里,咸丰准备吃一次后悔药,也就有了上面那道圣旨。而且一开始为鼓舞前线士兵的士气,咸丰承诺先入金陵(南京)者封王。但又怕湘勇立此大功,那时封王会坏了祖制,不封王又会失信于天下。因此在金陵南北筹建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给粮给饷,而对湘军处处限制,打算让汉人出力,满人封王。这也正是咸丰矛盾的心理,既想消灭太平军,又不想让汉人做大,达到尾大不掉的地步。

前面说到曾国藩一病不起,不久圣旨特下,催促他迅速沿江东下,借收复武昌之军威,直捣黄龙。曾国藩只好强打精神,排兵布阵。太平军因为武昌失守早已成惊弓之鸟,一触即溃。此刻追亡逐北(追击打败仗逃亡的敌人),正当其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不久取得田镇(湖北蕲春境内)大捷,太平军此刻真可谓是兵败如山倒。眼看西征军受挫,翼王石达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到九江(江西境内)前线。当晚便集合残兵败将部署防守,并商讨下一步军事行动。会上石祥祯沉痛的检讨自己的失误。石达开安慰他道:“胜负乃兵家常事,现在正是需要各位齐心协力,共克时坚的时候,振作起来,先度过眼下这一关再说。”众将领备受鼓舞,重拾信心,部署下一步行动。

白天石达开与众将来到浔阳楼(在九江)上,凭吊古今,臧否(臧zang否pi:褒贬)人物。没错正是《水浒传》中宋江题反诗的浔阳楼,宋江当时在吴地服刑,心中有所郁结,登浔阳楼,题《西江月》: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此刻的石达开也感同身受,当即挥毫写下: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愦愦(愦愦:纷乱),要凭赤手拯元元。

三年揽辔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妖氛除时寰宇靖,人间从此无蹄痕。

然后在旁边写下,“翼王石达开题”,周围的人正在欣赏这首诗,看到这一行字,眼睛都睁得老大。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翼王,当即向翼王行礼。石达开慷慨激昂的说道:“各位弟兄不要怕,天国将士和各位父老一起,誓死保卫九江城,我们不但要把曾妖歼毙在这里,还要打到北京去,活捉咸丰妖头,埋葬满虏丑夷,光复我神州大地。”众人欢呼喝彩。离开浔阳楼带领众将回到军营,排兵布阵,严阵以待。

且说石箫默(虚构)自武昌一别后,在路上到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