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我吧(上)
些急切地说道。“算了,就当给快撑不住打瞌睡的同学提提神儿。”蒋老师摇摇头,有些无奈道。“对不起老师,我睡着了。”姜应许张了张嘴,有些愧疚的情绪掺杂在里面。
“您看我还有机会吗?”姜应许小心翼翼的说道。
?“放心我是不会带你去爬山的。”
“既然心中有愧那就给你个机会弥补你犯下的错误好了,”蒋老师合上课本,笑盈盈的看着她,“谁来说说要怎么小小的‘惩罚’一下姜同学呢?”
四周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似乎是商讨要怎样考验自己更有难度。“老师,我们这次考试碰上了‘映衬’很多同学都折上面了,我们想让姜应许讲讲什么是‘映衬。”
蒋老师垂眸思考了三秒,迎着姜应许期盼她说不同意把这种重要得理论性知识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讲的目光下点了点头。
姜应许有些气馁,“老师,我要是说错怎么办?”她顿时有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感觉,‘映衬‘对来说也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不敢保证能说对说全。果然,班里这帮人还是整蛊最在行。现在的情况还真是有点儿骑虎难下。
蒋老师站在讲台上笑而不语,并不打算解围。
姜应许心一横,想着就算错得离谱也有蒋老师兜着,她都不怕我说错那我就更不应该怂了。姜应许清了清嗓子,认真起来,“映衬也叫‘衬托’,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者相异的事物作陪衬的修辞。映衬又分为两种形式,‘正衬’和‘反衬‘。”
似是感觉到异样,姜应许余光扫视,顿时感到周身都被疑惑的目光包围,想了想,再次开口,“正衬的意思是‘用与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从正面去陪衬、烘托。”
“简单举个正衬的例子,”姜应许一边说一边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郭沫若先生的《科学的春天》有一段话‘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地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更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
“这个例句就很好理解,用了‘头悬梁,锥刺股‘作正面衬托。”姜应许稍作停顿余光瞥了讲台下的同学,见没人有疑问她又继续说了下去。
“再来说‘反衬‘的概念,用与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的主题,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要表达的对象更加鲜明。”
“以碧野先生的《天山景物记》里的一段话为例,‘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时,虽然林外是眼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目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
“最后一句反衬极为明显,翻一下过来就是‘用烟头的红火光反衬被茂密的丛林遮住了的太阳。’”
姜应许背过身,拿着粉笔一边写一边说,“最后记一下考点,映衬的作用:突出正面或反面、相异的事物的主题,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要表达的对象更加鲜明。”
话落,姜应许回过身,“我讲明白了吗?谁还有问题?”
四下无声,姜应许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准备回到原位摸鱼,却被蒋老师温温柔柔的声音牵制住了即将迈开的步伐,“我有一个问题,上节课我们讲了对比的作用,还请姜老师给我讲讲对比和反衬的区别。”
姜应许垂头内心一万只羊驼奔过,看来今天走神儿确实是走大发了,她的导师要对她胸口碎大石了。横竖都得说,今天她豁出去了。姜应许心一横,对着此时正对她一脸慈爱微笑的蒋老师开口道,“还是照例说一下‘对比‘的概念,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比又分为两种,‘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
“‘两体对比’的定义是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两者的特征更加显著。
臧克家老先生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过一首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