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犯错和罚站
起了粼粼波光,湖光秋月交相辉映,形成一种和谐、柔美的洞庭夜景,令人心醉。其中“和”字用得极好,既不浅白,也不做作,把水月一色、圆润融合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任你绞尽脑汁想用另一个字来换,总是没有“和”字贴切。而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就在前一句的基础上把视角拉近了许多,整个焦点都放在了平静的湖面上。“潭面无风”是对上句的补充,因为只有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湖光和秋月才能和谐共处。倘若在狂风大作的时候,湖面波涛汹涌,再柔美的秋月也无法和湖光“两相和”了。整体来看,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常见的比喻修辞,而章法却比我们平常所见所写的要高明。无风的湖面平平静静,用铜镜来比喻当然十分贴切,但为什么说“镜未磨”呢?原来此时夜幕笼罩中的洞庭湖,只有朦朦胧胧的月光在映照着,湖面上就有了烟霭茫茫的感觉。而古人以铜为镜,若不经打磨便是一片模糊,因此用“镜未磨”三字,就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的朦胧之美。
在后两句中,诗人的视线被千里湖光中的君山所吸引,远远望之,如同精致洁白的银盘之中安放着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在诗人笔下,原本浩瀚无边的洞庭、雄伟挺拔的君山,竟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妙处,不只表现在比喻的精当上,还在于它展现了诗人容纳万物、包藏宇宙的博大胸襟。面对同样的一片洞庭湖,孟浩然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写“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都是写极其盛大的景象,令我们从中感受到诗人的不凡气度,固然令人艳羡;而刘禹锡能够不走寻常路,举重若轻地把盛大景象写成渺小的玩物,这在胸襟气度方面似乎更胜前人一筹。
瞧瞧吧!这便是呈现在我们那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页之上的诗仙、诗圣还有诸位诗魁、诗鬼们所描绘出的壮丽名山大川之景啊!有的山气势恢宏,犹如巨龙腾飞于天际;有的水则渺小如同一面镜子,静静地镶嵌在大地之间。这里既有诗人“我欲成仙”般超脱尘世的洒脱不羁,亦有面对“任尔东西南北风”时坚定不移的韧性与顽强。遥想当年,那些曾被老师严格要求背诵、抄写甚至默写的一篇篇经典诗文,宛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又如一场场春雨滋润着我们幼小而纯净的心灵。正是这些千古流传的佳作,培育并滋养了我们这一代又一代孩子内心深处那颗渴望知识、追求美好的种子,助力它们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绚烂多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