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赤子之心——图谋良策
完心都凉了。
回到宿舍躺在床上,陈稻回想起火车上琢磨的各个方案,又想到工头似乎有事求自己,能不能找工头借借?也许可行,毕竟工头工资肯定比工人多,但具体多多少,陈稻心里也没数。
下午工头开工不久就上门来找陈稻。陈稻心想果然是有事相求,但住着人家的,吃着人家的,却不好拒人于门外,便热情招呼工头就坐。
工头先是对陈稻上次做的平板车赞不绝口,说后来有家公司大批量生产,各个工地都买了。重体力的搬运活现在成了轻松的活,大家都抢着干。接着说这个工程干了四年多了,也差不多要收尾了。工程结束后自己这个工头也就干到头了,下一步可能就要回老家了。
陈稻渐渐听出了工头的意思,应该是在谋出路。果然,工头说着说着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陈稻能不能再发明点什么东西,我们一起合伙生产?”
看来,王海龙并没有把签合同转让专利的事告诉工头。
陈稻转念一想,心中有了计较,假装沉吟了一下,问道:“搞生产就是搞实体。实体经济是要投入的。不知工头你这边能投入多少?&34;
工头见陈稻接了话,很是高兴,回答道:“多了没有,万把块钱总是有的。&34;
这个年代万把块钱可是个大数目。万把块钱就是“万元户”,听说有些地方还给“万元户”披红挂绿的大肆宣传的。陈稻听了心却沉了下去:“万把块钱远远不够。看来工头这里也指望不上。”但嘴里却表示可以试试,只是自己现在还没个思路。工头便希望陈稻多住些时日,在工地各处转转,启发启发思路。
吃过晚饭,王海龙和原来的工友都过来看望陈稻。工友们对这个大学生很是高看一眼,想到曾经和他一起搬水泥搬砖,心里便升起一股自豪感。陈稻自然也很高兴见到他们。大家相谈甚欢。
王海龙和工友走后,陈稻便躺下睡觉了,准备养足精神明天出去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