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212快打起来
胡惟庸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同赵兴胜划清界限,只是不知道陛下会不会相信。
胡惟庸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这还是大明刚开国,朱标想起后代子孙当了皇帝之后,办了许多不务正业的事,那底下的文臣武将不知道要贪墨多少属于朝廷的银子呢!
等成亲之后,咱俩就住进去。”
但王布犁可以肯定,赵兴胜上头还得有人。
涂节是个聪明人,他看出来提到赵兴胜这个名字的时候,胡相稍微显得过于着急了。
可问题是前后没有印证,连脏银都搜不到。
“最近在忙,我去看新建造完的公主府了,修的不错,你要是不满意,咱们到时候再搞。
承认了就全家都玩完了!
但朱元璋又不能把赵兴胜进入夜秦淮消费的事给抖搂出来,否则将来这些贪官污吏的钱,还怎么流入他的手里?
别人不知道,但朱元璋自从发现假钞案后,便开始叫人记录每天进入夜秦淮消费的人群,将来一旦出事,也好对照抓人。
“你带下去好好审一审,别让他死了,也别假手他人。”
朱元璋吩咐了一句,毛骧连忙差人把赵兴胜给带走。
然后他又拿起一封奏章继续看,是国子监校长李文忠发来的,目前国子监的风气已经大为扭转了。
朱元璋为了巩固和维持皇权,手里有两把武器,一个是军队,另一个就是官僚集团。
武力镇压。
公文统治。
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公文。
老朱从亲兵的位置爬到皇帝的位置,靠的就是武力起家,这么多年下来,他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度很强。
但是另一只手里的武器就显得比较孱弱了。
那就是从朝廷到地方上所需要的官员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各级官僚加在一起,十万人都是往少了说的。
白手起家的朱元璋没地方去找十多万忠于他,且能干的文人!
元朝的旧官,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存活下来的不多了,会办事识大体的一批人,早早就投效了老朱。
剩下的大多都是贪官污吏,要么就是老了昏聩,要么就怀着旧国的恩宠,北迁沙漠。
还有的是那种害怕老朱的报复,诸如罗贯中这类人,隐名埋名,遁迹江湖的。
尽管朱元璋费了很多的心思,要凑齐这个班子,但人数还差的远了。
朱元璋又开始找补元朝吏员,因为元朝是以吏治国的,甚至执政大臣也用吏员出身的来担任,造成了很不好的风气。
尤其是法令越发的多,越发的详细,一般人不会办,甚至都不能懂,这就越发的方便吏员从中作弊,搞成了吏治代替官治,甚至是代替了君治,这是万万不能的。
还有一个法子是启用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读书人想当官,但也有顾忌,大明政权算不得稳固,对内尚未统一,对外北边蒙古尚且保持了不小的力量,顾忌这个新生政权要完蛋。
尤其明朝的高官位置,全都被“淮人”给占满了,只剩下些许的小官位留给他们。
再加上老朱对于做官之人有着高标准严要求,一旦有罪,不是枭首灭族,就是戴着镣铐做事,更是吓退了不少人。
最后一种就是任用地主为地方官。
可是人依旧不够用,而且这些人做官干出来的事情,十分不符合朱元璋统治的需要,于是在空印案后干掉了一批人,顺便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老朱对于为官之人是有着极高的要求的,所以他才会在国子监当中大量招生,作为新官僚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