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袁崇焕和阿敏的结局
的杨太监,在皇太极的军营中,亲耳听到大金高级将领高鸿中、鲍承先的谈话。
这盘谈话明确交代了皇太极和袁崇焕有密约,大事可成。
“今日撤兵,乃上计也。意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
也就是说,皇太极那是佯败,是和袁崇焕约定好的,以骗朱由检。
由于大金部队“管理不严”,第二天,这名智勇两全的杨太监“幸运”地从敌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告发了皇太极和袁崇焕密谋叛乱之事。
“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
《玉堂荟记》记载,“己巳之变,当时士马物力足以相当,袁崇焕初至一战,人心甫定。而袁于大珰少所结好,毁言日至”。
这是人证,有物证吗?有物证。江西道御史曹永祚捉获了刘文瑞等七名辽民,声称袁崇焕通敌,有书信为凭。
不过,提审当天,这七名辽民却不翼而飞。虽然七名辽民神奇地消失了,但留下的通敌卖国书信可都在。
后来,锦衣卫经过严密调查,又找到一名山西木匠。这名山西来的木匠也指证辽东的袁崇焕通敌谋叛,就是袁崇焕勾结皇太极,引敌入侵京城。
“先是,巡捕营获一木工,云崇焕谋反,以为谍事下镇抚司。”
而且,如果站在京都城头上远看,皇太极和袁崇焕的部队几乎是同时到达京城的。如果不是袁崇焕带路,皇太极怎么认得路来京城?
人证物证具在,锦衣卫再次在零口供下,成功破了这宗叛国大案,就像当初侦破蓝玉一案一样严谨。
只是有一处疑惑,既然皇太极已经和袁崇焕密谋叛国,为何要绕道蒙古,走蓟镇这条路?
这条路太难走了。皇太极的大军十月初二从盛京出发,直到二十七日才抵达蓟镇边境,足足用了25天,且路途艰险。而袁崇焕仅用2天便从宁远入山海关。
“因木田垒霍洛岭险峻,汗与诸贝勒越岭而驻,大军及疲惫人马,连夜越岭。”
既然皇太极已经和袁崇焕约好了,就应该走山海关这条道,又快、又省军粮,还能把重型大炮运到京城下轰城。莫非皇太极就是喜欢挑远路走。
最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割三千多刀,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怎么客观看待袁崇焕?或者说,袁崇焕这一生主要做了什么事?袁崇焕一生中主要做了四件事。
一是打造了可以对抗大金的关宁铁骑,布局了宁锦防线,主张辽人守辽土、联蒙抗金。
二是在众人皆闻风而逃的情况下,独守孤城,让努尔哈赤在宁远铩羽而归。
三是让赵率教守锦州,自己守宁远,与皇太极激战二十多天,再次让大金八旗军南下的计划流产。
四是千里勤王,在广渠门、南海子、左安门三败皇太极。
可以这么说吧,能够击退、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大夏指挥官,在袁崇焕之前没有,在袁崇焕之后也没有,独一人。
这样的人有没有缺点?有,还很多。比如己巳之变中,袁崇焕的情报工作一塌糊涂,他开始甚至以为是蒙古诸部的入侵。
朱由检说他“不先行侦防”,倒是一点也没错。
人无完人,如果看待一个人,只盯着他的缺点,不看他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表现。那么,天下便再无英雄。
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主要是因为功高震主。功高盖主,主必疑。
怀疑一旦产生,罪名自然成立。
早在崇祯初期,周延儒便在朱由检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那一年,朝廷拖欠辽东将士工资六十八万七千两不发,激起兵变,辽东巡抚毕自肃被迫自杀。
朱由检认为本次兵变是毕自肃的错,在其死后革其官爵。毕少保可怜其弟毕自肃,三次上疏为其鸣冤,请求恢复其官爵。朱由检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