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夏风云录 > 第57章 努尔哈赤在忙些什么?

第57章 努尔哈赤在忙些什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会议的任务就是研究确定对大夏的战略方针。

最后,会议一致认为,“东南有朝鲜,北有蒙古。二国俱未弭帖。若舍此征夏,恐贻内顾忧。必更筑坚城,分兵守御。庶得固我根本,乘时征讨也”。

努尔哈赤一直以来的军事思想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集中兵力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战损降到最低,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对人口稀少的大金来说这是必须的,因为努尔哈赤输不起。但集中兵力也有缺陷,那就是后防空虚。

萨尔浒之战、沈辽之战是大金家门口打的,后方要有敌人偷袭,努尔哈赤还可以调兵回防。但大军一旦过了广宁,就离老巢太远,努尔哈赤就算想回防,也来不及了。

所以努尔哈赤并不是忘了祖、父之仇,而是担心的是“恐贻内顾忧”。而西边刚好有一只虎视眈眈的雄狮——林丹汗。按照“庶得固我根本,乘时征讨”的原则,努尔哈赤决定在大举进攻大夏之前,先做两件事。

一件是修建坚固的国都,确保大军出动的时候,女真贵族的妻儿有城防工事可依赖。而且,努尔哈赤还规定,今后出征,国都必须留20%的白甲兵负责守卫。

在这种背景下,努尔哈赤选择在辽阳东五里建筑一座新城,作为大金国都。起名为盛京(也叫东京)。新城建成后,努尔哈赤将赫图阿拉城的贵族和居民迁入盛京。

但努尔哈赤迁都的事情并没有就此划上句号。天命十年三月,努尔哈赤召集众贝勒、众大臣,提出再次迁都沈阳。对此,众贝勒、众大臣是一致反对,理由是太过于劳民伤财。

“今欲迁移,恐食用不足,力役繁兴,民不堪苦矣。”

努尔哈赤不为所动,一意孤行,坚持再迁都沈阳,并改名为奉天。努尔哈赤认为沈阳是形胜之地,迁都沈阳更有利于今后扩张。

“西征大夏,从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自清河路可进。”

但努尔哈赤的迁都政策无疑是其执政后期的弊政之一。因为努尔哈赤迁都太过于频繁了,造成辽人劳役过重。迁都沈阳从帝国的战略意义来说无可厚非,但从国力的角度来看操之过急。

此时辽东经历多年战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而努尔哈赤总共六次迁都,辽民不堪其苦,进而不满大金政权,反抗其统治。

就好比昔日杨广开挖大运河,让当时百万民工极其苦困。其功在千秋,而罪在当代。

努尔哈赤想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继续扩大在蒙古诸部的影响力。这和意图统一蒙古的林丹汗,是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的。双方的焦点在于夹在察哈尔部和大金之间的内喀尔喀五部和科尔沁部。

努尔哈赤对蒙古诸部的策略还是老办法,联姻联盟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改良了和亲政策,将单向的外嫁变成双向的互娶。而且对归附的蒙古诸部,厚赏首领财物,给予部众粮食。

如天命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努尔哈赤下诏给沈阳游击刘有宽:“取沈阳仓老米,发给投来之蒙古人,每口月给二斗粮,牛马每匹月给二斗草。”

而林丹汗的方法相对简直粗暴。林丹汗统一蒙古的战略就是武力吞并。

在这种情况下,天命七年的时候,内喀尔喀五部中的扎鲁特部,和科尔沁部的一些首领,先后率领几千户蒙古人前来归附努尔哈赤。

很明显,林丹汗与努尔哈赤的博奕中已经处于下风。不久,有二件事更让林丹汗的威望值大幅下滑,可以说是颜面扫地。一件是昂安父子之死。一件是科尔沁之围

天命八年四月,因内喀尔喀五部中昂安父子屡次侵犯大金,努尔哈赤令台吉阿巴泰、德格类、寨桑古、岳托领兵进攻昂安父子。昂安父子兵败被杀,其部众被俘虏。

得知昂安父子被杀的消息后,内喀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