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失辽之人心则失辽地
作,所获粮米,食之不尽,而粜之。贫民无田无粮,买粮而食,一旦财尽,沦为乞丐。富人与其囤积粮财,以致朽烂,徒行贮藏,不如瞻养乞丐贫民”。
“大夏帝政法不明,纵容太监敛取民财,众官亦效法其帝,皆搜括民财。奸诈之富人行贿可以豁免,正直之贫民无则陷于苦难”。
敌人把你的致命处看得明明白白,而你却对敌人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边地辽兵、辽人开始向建州女真地区大规模逃亡。以开原为例,辽兵逃亡了一半。“二十五年,开原额军士一十万陆仟九百余名,今役止六万余名,其间,且多老弱。”
辽地民间传唱着这样的歌谣,“辽左有三患,而建夷不与焉”,“生于辽而走于胡”,“若不罢税,达子就是我投主”。
而歌谣中“建夷”、“胡”、“达子”等戏谑之词均是指建州女真人。若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向北方苦寒的建州地区迁徙。是大夏在辽地腐败且黑暗的统治,一步步将辽人推向异族的怀抱。
在建州地区,辽人的生活尚能温饱;而在大夏统治区,辽人和其他地区的百姓一样,要承担起这个帝国的所有支出,包括国家的赋役、皇族宗室的供养、贪官污吏的盘剥、地主的田租,除了破产别无出路。
实际上,辽人作为边疆之民,习武成风,具有很强的军事作战能力。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最精锐的部队士兵大都来自边民。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不同条件下,边民可以成为守护边境国门的坚盾,也可以成为刺进帝国心脏的利剑。
几百年前,同样是边民的长白山人就上演前倨后恭的一出戏。当大隋帝国要招募边民征伐高丽时,王薄让人传唱歌谣,号召边民纷纷起义,对抗大隋王朝。
这些歌谣是这么唱的,“要抗兵,要抗选,家家要把铁器敛,敛起铁来做成枪,昏君脏官杀个光”。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地死,斩头何所伤”。
可是三十年后,同样是招募边民征伐高句丽,昔时造反地区的边民却“踊跃而从”,争相报名参加大唐军队,奔赴辽地作战。
大隋、大唐两个中原王朝在短短三十余年内,两次征伐高句丽。但边民对大隋、大唐两个中原王朝的态度却值得后来者反思。
对大隋而言,边民是“乱臣贼子”;对大唐而言,边民却是“边地良家子”。而名将薛仁贵正是其中的“边地良家子”,在征伐高句丽中一战成名,率领边民从辽地杀到天山,成为大唐帝国的定海神针。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边民前倨而后恭。道理也很简单,这些边民遵循“投桃报李”的原则。若中原王朝厚爱边民,他们自然甘愿为帝国冲锋陷阵;若中原王朝骑在边民头上作威作福,他们便刀锋倒转。
“君之视臣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如寇仇”,两千年的孟子提出的君臣关系同样适用君民关系。
长白山的歌谣尚余音绕梁,但千年之后的大夏君主们却早就忘却了前车之鉴。大夏王朝后期,经济在发展,税收却收不上来,财政入不敷出。大夏皇帝不但没有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反而派出太监高淮,借矿税名义进一步榨干辽人。
“誓食淮肉”的呼叫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始终叫不醒睡着的大夏。时隔千年,大夏的辽地边民和大隋的边民遭遇何其相似。其中差别不过是大隋边民选择了“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而大夏边民选择了“生于辽,不如走于胡”。
辽人中其惨的莫过于军户了。大夏王朝一方面要辽地军户守护国土,一方面要辽地军户屯田,又将苛捐杂税徭役摊派在辽人身上,造成辽人终日劳累,却倾家荡产,荒年时卖儿鬻女。
悠悠天地,山海关内,庙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