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夏风云录 > 第54章 失辽之人心则失辽地

第54章 失辽之人心则失辽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财匮。”

在孙承宗之前,所有辽东分公司总经理都是要求兵部调各地客兵援辽。然而,各地客兵能救辽吗?不能。几年来,数十万客兵一波波援辽,然而大夏是逢战必败,国土面积是越打越小,财政是越打越穷。

天启元年二月,礼科给事中王志道就上疏朝廷,抨击过分依赖客兵的辽东用兵方向,认为自古以来守边名将所用之兵主要来自边地,如今战事吃紧,本地辽兵少,可以暂调客兵。

但时间一久,援辽客兵思乡情重,逃亡不断,再不招募辽人入伍,加以训练,逐渐淘汰士气低迷的客兵,数年之后辽东将无兵可用。而更早一点的万历期间,兵部就批评熊廷弼不懂收扰人心,招募辽人入伍。

而真正实施“以辽人守辽土”,逐渐让边地辽人成为主力的是从孙承宗开始的。事实上,孙承宗督师期间,大夏朝廷也没有能力再向以前那样大规模调兵入辽了。

一是鲁地、楚地相继叛乱。特别是楚地的形势十分严峻。兵部、户部已经按照二十万兵,年饷三百万的标准去组织剿匪了。

吏部尚书赵南星曾指出,“天下之最可患者,莫甚于民之作乱,而夷狄次之。”

事实上,大夏帝国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而不在于外敌。

二是各地也没多少兵力可调动。有些地方已经调过九次兵援辽了。再调下去,当地巡抚别说维持秩序了,搞不好连自己内裤都要被乡民扒了。

长期以来,大夏帝国之所以调客兵入辽,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希望以兵力上的绝对占优,尽快结束战争,最好是两年内。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是最烧钱的。大夏帝国的想法不错,但明显低估了努尔哈赤的实力。

二是熊廷弼一派认为辽人更倾向大金,不可用。这派说法也是有依据的。比如辽人出身的李永芳在抚顺之战中便献城投降,后来率一万辽人跟随努尔哈赤进攻大夏。

为什么有一部分辽人甘为敌所用。因为自高淮乱辽后,辽人痛恨大夏在辽地的黑暗统治,痛恨朝廷无休止地对辽人过度的剥削。

御史毕佐周曾将辽人对朝廷的仇恨总结为“四大恨”。

“军兴以来,援卒之欺凌诟谇,残辽无宁宇,辽人为一恨。军夫之破产卖儿,贻累车牛,辽人为再恨。至逐娼妓而并及张、刘、田三大族,拔二百年难动之室家,辽人为益恨。至收降夷而杂处民庐,令其淫污妻女,侵夺饮食,辽人为愈恨。有此四恨,而冀其为我守乎?”

自辽东兴兵以来,不少援辽部队军纪败坏,把朝廷派来援辽的怨气撒在辽人身上,欺凌辽民,对辽人“相待如仇敌,远逐之为快”。

时有时无的微薄军饷让辽地军户在荒年不得不卖掉家中车、牛过活。可靠卖掉车、牛后,往后的生活就越发艰辛,最后不得已,只能卖儿卖女来活下去。

当地的张、刘、田三大望族歌妓婢女成群,田地无数,家财万贯,而社会底层的辽人往往一辈子难以成家。

一些投降大夏的蒙古人、叶赫女真人居然侵夺辽民的饮食,淫污辽民的妻儿,而大夏朝廷对此听之任之。

毕佐周在奏疏最后问了一句话,“冀其为我守乎”,令人深思。可这份奏疏报上去后,大夏皇帝没有任何回应,如石沉大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高淮乱辽后,大夏朝廷在辽地实施的恶政一步步地把底层的辽人逼向异族他乡。辽兵哗变,辽民逃亡习以为常。

时任蓟辽总督的梁梦龙在向朝廷上报的奏疏中写道:“自灾虏频仍,军民逃亡者半。”

御史翟风坤也向朝廷指出,“我辽民以役重差烦,至于无可奈何,愿随女真去,将来之忧方大耳。”

辽地社会矛盾的恶化,努尔哈赤也看得清清楚楚。

努尔哈赤还屡次向儿子们指出,“往者,尔大夏国富人,占地甚广大,其田雇人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