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新闻学 > 第5章 新闻信息量

第5章 新闻信息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面不同时间里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它可以强化某一新闻事件或矛盾冲突。

(3)对比式组接:强调有因果关系的相反事实的对比,用以体现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记者不直接点明反而具有更强烈效果的内容、意义。

(4)隐喻式组接:强调比喻性,利用自然景象或背景事实等同主体新闻事实的类比,激发受众产生联想,以更形象、鲜明地反映新闻价值和传播意义。

“蒙太奇”式的行文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依据新闻事实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一系列新闻事实富有逻辑性的表述来体现新闻主题,同受众的阅读心理相吻合,能够强烈地激发受众的积极思维活动。

实践和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当某事物的多数局部纳人人们意识流动的系统中,信息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被积累、确定下来时,那些表面上看似独立的新闻事实就会经过受众的关联想象而融为一个整体。

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国内外新闻界公认的消息典范。消息没有在一系列新闻事实的表述之中特意加上过渡性的词句,语简明扼要地突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之后便直接表述渡江战斗开始的时间、地点、敌方情形、我军战果、进展态势等。消息的表述看似如同“电影镜头”般跳跃式的闪现,实则顺理成章,充分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通篇形成有机的整体。请看原文: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何等壮阔的战斗场面,何等重大的战役!这篇消息仅用了五句话,178个字和21个标点;既有事实概括,又有形象概括。

新闻导语开门见山,高度概括:“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一句话只用24个字就概括了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把人物、时间、结果等都交代清楚了,让人一目了然。渡江人数前面用了“大约”一词,表示渡江战斗正在进行中,给人种运动、发展、前进的概念。这里虽然用了约数,反而显得更真实、准确。

第二句直截了当地叙述和展开事实,说明渡江战斗在何时(20日午夜)打响,从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突破。消息说明的渡江战斗时间具有重大意义,这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精确性。

第三句写敌方的情况。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一句准确、形象地描述了敌人虚弱腐朽、不堪一击,将敌人比作朽木枯草,用“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形容敌人一触即溃。受众读到这两个词,自然能想象得出敌人丢盔弃甲、争相逃窜的狼狈相。

第四句描述我军渡江的情景,体现出我军所向无敌的气概。“长江风平浪静”是对当时自然条件的白描,似乎“天公”也为我军渡江助一臂之力。“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气势磅礴地表现出我三十万大军团结一心,奋勇出击的战斗场景。其中“齐放”“直取”房表现的气势令人震撼!“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说明我军在战斗中所向披靡,进攻神速,敌人“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被突破了,席岸大片土地获得解放。上述文字不仅简明生动,而且动静结合、概括形象。例如,“长江风平浪静”,主要写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表现出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这样有动有静,为读者直观地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渡江战斗图景。尽管仅勾勒出一个轮廓,但给受众的印象却是特征鲜明、形象具体的。

消息的最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