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玩泥巴
刚生来抱着妈妈喝奶或是喝洋奶粉的娃娃或许只是个动物,它们没有记忆吃饱了就睡,饿了就哭。
小J的出生在那个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年月,物质匮乏。出生已近初冬,天应该是有点冷了,因为J现在到冬天就怕冷。
随着接生婆一阵熟练的操作,还有小家伙撕心裂肺的哭声。屋外的父亲高兴的来回转圈,二十多岁的年纪,又经过部队的历练,使这位年轻的父亲永远保持乐观和坚韧。
生计不用过分考虑,因为大家都过得不好。土坯的四间瓦房是爷爷一生的骄傲。现在父亲也当了父亲,有住的有力气也有些头脑,生活也算过得去。
也许是赶上了时代的春风,村子里大多数家庭都有拖拉机。运输最多的是村东头的石头,还有是石头煅烧后形成的石灰。
靠山吃山,山上的石头开采之后会形成很多大大小小的石窝。很快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石缝间的黄泥红泥都成了宝。
小J和小伙伴们把泥巴收集起来,回到家里在院门的水泥门台处制作出各种泥巴玩具。堂哥小强和邻居家的几个玩伴,大家互相比赛自己的作品。
制作的最拿手的应该是泥制拖拉机了。先取红色泥巴若干,将其精心的捶打成长方体。然后用刀片,将四个车头的轮胎部位抠出。把驾驶的座椅位置也划下来。然后分别揉面般做出四个圆球,拍扁,做出轮胎的形状,再用铁丝或者木棍将轮胎穿洞固定。座椅的制作像极了赶饺子皮,将泥巴压扁,用刀片切去多余的部位,切成长方形,然后对折,豪华座椅便制作完成。然后同样的办法制作方向盘和烟筒。山里的泥粘结性很强,就像小J和小强一个爷爷的那样血脉关系。在泥没有干的时候就将各个部位安装到位。小伙伴们互相亮出自己的作品,互相比试一下。都觉得自己的作品是天底下最好的作品。
拖拉机作为小J家主要的农具着实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不少变化。父亲早起出门,晚上半夜才归。贩卖着石窝里采来的石头和石灰。家里的黑白电视买来的时候应该是父亲最荣光的时刻。邻居亲戚围坐在电视机旁,七嘴八舌的聊着,有信号不好的时候,小J会学着父亲的样子去转转室外的天线。
母亲和千千万个普通家庭妇女一样操持家里的活计,种玉米,摘棉花,割小麦。她的特异功能到现在小J也不能理解。那就是听拖拉机声音分辨父亲是否回家了。在大多数人包括小J的印象里,拖拉机的声音都是一样的。村里好多家都有拖拉机,因此傍晚时分,会听到拖拉机声不绝于耳。母亲会说:“你先吃吧,我等你爸爸回来一起吃。”小J长身体,白天这跑那窜又累又饿,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吃完饭小J和母亲一起看电视,母亲会一趟一趟的去门口听,终于母亲听出了家里那台拖拉机喜悦的突突声。母亲会说:“你爸回来了。”然后就跑去厨房热菜去了。
父亲回来有时会说一些旅途中的趣事,不管石头或石灰卖出去与否,都会面带笑容和母亲把菜吃完。记忆中父亲喜欢吃肉母亲不喜欢。父亲最热衷的逢人便讲他的致富经。石灰石头是按方量买卖的,以石灰为例,在将石灰买来装车之后,他会将石灰在车里砌出坑道来,这样总量没变体积就变大了。在卖石灰量方量的时候就能多卖些钱。
在小J的记忆力,家乡的泥巴捏了好多东西,只有拖拉机印象深刻了,大概和母亲的特异功能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