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身世
就应付了十天半个月。那段时间,她的体重从未超过80斤。人又黑又瘦,跟猴子差不多。所以,同学们都戏谑地称她为包猴子。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里供包悦彤一人读书都已经相当吃力了。她的两个弟弟,也就根本没有多少机会上学。大弟脑子有问题,索性不给上。二弟读了两年小学,就被迫辍学,早早地担负起帮助养家糊口的重任。
这样,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包悦彤一人身上。她能闯出一片天地,家里就有可能实现浴火重生;她无所作为,家里就彻底沉沦,连基本的香火都要断送。残酷的现实,逼迫包悦彤必须想办法尽快改善家里赤贫的困境。这也是大学毕业后她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她就是想多赚一点,好火速将全家人从苦海中拯拔出来。
不过,饥饿和困苦带来的更多是肉体层面的摧残。对于从小就饱经生活磨难的包悦彤来说,贫穷对身体的折磨,她早已适应了。她也不在乎。只要不死,她就永不屈服。最摧残灵魂的,还是来自别人的肆无忌惮的欺辱和践踏。这才是对尊严的野蛮蹂躏。
包悦彤一家原本生活在苏赫巴托大草原东面的莽莽乌兰山里。山中的日子就像原始社会一般,实在没有什么希望。于是,他们就响应政府号召,千方百计搬下山来。由于包悦彤的姑母嫁到乌达巴林,怀着投亲靠友的期许,一家人就迁到了乌达巴林牧民新村定居下来。然而,俗语说得好,冷莫靠灯,穷莫投亲。对于包悦彤一家人的到来,姑母并不欢迎。在她的眼里,穷得叮当响的娘家人,就像一坨狗屎一般,搁到身边,除了臭,还是臭。因此,姑母总是想方设法把包悦彤一家赶走。包悦彤的母亲原打算去姑母家帮忙放牧牛羊,解决点收入问题。但姑母哪里肯接纳,径直残忍地拒绝了。后来是包悦彤的祖父出面相求,姑母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但把工钱压得极低。包母干了几个月,要求提高工钱。姑母没有同意。包母就辞职不干,转而去别的牧民家打短工。姑母又不同意,说包母去别的牧民家打工,是给他们李家抹黑,丢他们李家面子,因此极力阻挠别的牧民雇用包母。在姑母的撺掇下,别的牧民不敢雇请包母。包母没了工作,家里也就没了经济来源。因此,一家人少不得又怨恨姑母。姑母听到怨言后,气得火冒三丈,直接杀上门来兴师问罪,用各种恶毒的言语羞辱娘家人。包母气不过,就跟姑母干了一架。从此,两家人彻底断绝了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