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朕即天下 > 第三十三章 金猴奋起千钧棒(求追读)

第三十三章 金猴奋起千钧棒(求追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庸》的真实性。  而这,也就是宋人的‘六经注我’。  即,所有的经典,不过是为我的言论服务,凡是能为我所用的,取之,不能为我所用的,弃之。  正因为开放包容的学术风气,陈寅恪先生才会写出那句名言。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此话,既是回顾过去,也是期望未来。  ……  ……  ……  西溪盐仓监衙门。  一个三十来岁,头戴首绖,身穿丧服的中年男子,神色木然地站在后衙的庭院中。  男子身材高大,鼻梁高挺,一双乌黑亮丽的眼睛,深邃而有神。  只是,此时的他,内心中充斥着茫然。  就在今天,他收到了新的调令,他将随同发运副使张纶,一起赶往两浙路。(注1)  此行只有一项任务——治水。  对于这份调令,范仲淹很诧异,像他这样的选人,授官应该由流内铨负责。  而他手上的这份任命,却是中书堂除的。  这合理吗?  一般而言(元丰改制前),似范仲淹这等幕职州县官,授官选任,先由吏部南曹向流内铨呈送材料,然后,流内铨负责审核。  审核通过,再打回吏部南曹,由吏部南曹授官,并发放历子(记录官员政迹功过的册子)。  至于中书堂除,唯有中高级官员,或者部分重要地区的差遣官,才能享受这一待遇。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范仲淹琢磨了一小会,实在是想不出缘由。  其实,他也想过,或许是张纶举荐他的,但仔细一想,也不太可能。  张纶和他的情况很相似,都是那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人,俗称,没有什么政治资源。  并且,张纶还是荫补出身。  虽然范仲淹不歧视其他出身,但他只能代表他个人。  国朝选官,向来以进士科为重,荫补出身的官员,如果没有特殊际遇,几乎不可能身居高位。  像张纶这样的路级漕官,已经是荫补官员的天花板了。(注2)  不多时,范仲淹微微一叹,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  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只要能为百姓做点实事,官是怎么来的,不重要。  利民,才重要!  不过,在正式离开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办,西溪书院的事务需要妥当处理。  ————————————  注1:当前时间点,两浙路下辖14州1军,杭州为路治。  州:杭、苏、湖、秀(嘉兴)、台、衢、润(镇江)、越(绍兴)、明(宁波)、常、温、处(丽水)、睦(建德、桐庐)、婺(金华)  军:江阴军  而泰州,隶属淮南路  注2:发运使司的主要任务是保障漕粮,自天圣四年(1026)开始,额定东南六路每岁上贡600万石漕粮,后来数量偶尔也有变化。  除此之外,发运使也带有监察、维护治安、赈灾等职能。  宋初,发运使司和转运使司的上下级关系不太明确,但论规格,发运使司要比转运使司稍微高一点。  毕竟,发运使司事关漕运,而漕粮又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