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见贤思齐
代了。梁老爷知道有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所以他特别在乎孩子的培养。家里梁老爷有两个儿子,现在怎么看都是纨绔子弟的样子。大儿子是大太太生的,现在已经四十多岁,早就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每日里就知道花钱、打牌。因为当年大少爷年少的时候,梁老爷一直跟着自己的父亲到处跑做生意,大太太又溺爱儿子,所以教育的不好也是正常。到了二姨太太生的二少爷,梁老爷已经知道要叫儿子读书,便花大钱送到了英国去念书,没想到这个儿子却过早接触了西方的那种思想,现在虽然已经叫回来住在香港,却非要做个神父,还瞒着父母,洗了礼,立誓不管家里的生意,也不娶太太了。每次想到这个二少爷,梁老爷就气得浑身颤抖,却又无法解决,毕竟二少爷不是学坏了,也不是败家子,他只是对自己没有期望,这让梁老爷毫无意趣。其他再有便是一位小姐了,已经要到了结婚的年纪,却还是在家里追戏子、看电影,不爱读书,也不爱学生意,甚至连管家都懒得学。梁老爷看了自己这三个孩子,真是觉得那句古话说的一点没毛病。
而绮雯的儿子荳官儿,却是难得的孩子。梁老爷有时候听他读书,中文、古文、英文、数学,都念的非常出色。梁老爷有一次,问他:荳官儿,假如叫你来管家里的杂货铺,你会怎么做?
荳官儿一边吃鱼饼,想都没想,便问:还是在现在家里这个古街上么?
梁老爷笑道:为什么要管这个铺子在什么地方呢?
荳官儿冷笑道:当然,要知道铺子在哪里呀。要是在古街上是一种做法,要是在学校边上便是另一种做法了。我们家的铺子在古街的正中,大部分的客人都是古街的街坊,所以肯定是不一样的办法。
梁老爷笑道:好,那就是在现在这个位置,你说说咱们要怎么做呢?
荳官儿手里不停,一直往嘴里塞吃的,一边不以为意的道:现在咱们这个铺子啊,要是不改改卖什么,那也就是这样了。我妈每天早上就过去看着,肯定不会有伙计的问题。而且店里还有栓叔,栓叔也是个俭省人。店里的货卖的不贵,但是也有钱赚。街上的客人不多,不过还是能卖出些东西。不过我就是觉得这么好的位置,光卖卖锅碗瓢盆的,太浪费了。
梁老爷疑道:啊?那你说卖点什么呢?旁边现在不是有个柜台是卖金银首饰的,你觉得怎么样啊?
荳官儿想了想,道:金银首饰,不好。这街上的人家要是想买什么金银首饰,那必是要娶媳妇啦嫁女儿,肯定是个大事,人家肯定想样子多一些选择,价格多一点对比。所以肯定都上后面专门做金银铺子的那家去了。哦,对,就是老爷你家的店吧。我不知道那家铺子的生意怎么样啊,老爷你知道呢,不过要我说,肯定是比我们这里好很多倍了。
梁老爷不仅赞赏,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的见识,若是稍加培养,将来必是个商业奇才啊。
绮雯在一旁陪着两人说话,听荳官儿这么说话,急道:荳官儿,对老爷要说您,不要没礼貌。
荳官儿对母亲做了一个鬼脸儿,笑了。
梁老爷摇摇头,道:不碍事,不碍事。让这孩子继续说,他说的很对啊。
荳官儿伸手拿了一个佛手,想了想道:老爷让我说什么?
梁老爷道:那你说说,要是换个样子,咱们这铺子可以做点什么呢?
荳官儿笑道:要我说啊,您可是让我随便说的。要我说,咱们就不应该只卖货给这些街坊,街坊人虽不少,但是就这么几条街的人,一共才能用得了多少茶碗药罐?我这些日子在柜上温书,等妈的时候,经常有人进来问,有没有卖特产的。我就发现,现在咱们这古街上外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是因为来看社火,有时候是来看石头牌坊,总是很多人。我想着是不是能专门找一个柜,卖这些给外地来的人的特产。这些人就来一次,肯定是想多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