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金田团营
眼见长贵要举剑自杀,亲兵慌忙夺去他的长剑,说道:“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出城整理队伍,明日再反攻三水!”
长贵得了台阶,收起长剑,收拢败兵准备出城。奈何清军都已乱作一团,只顾着各自逃命,没人再听长贵的军令。
老百姓还好,听说黑旗军攻进了城内,并不特别害怕,大多锁紧房门,并不盲目出逃。几个月前,杨烜一占三水,只向富绅摊派银钱,并未殃及普通百姓。
有些清军跟黑旗军交过手,知道黑旗军善待俘虏,毫无抵抗意志。他们只想着尽快逃命,逃不掉就投降,决不打算与黑旗军展开巷战。
长贵费了好大劲,只招呼到两百多残兵,带着他们往城门处撤退。谁知道,他们连走两个城门,都遭遇了黑旗军。两处城门都遍布火把,黑旗军控制了城门,严防清军出逃。
到处都有黑旗军在高喊“投降不杀”。这些口号很好地瓦解了清军的意志,很多清军并不抵抗,温驯地放下武器投降。
长贵刚才路过的两处城门,都有上百个清军跪在地上,双手抱头,投降了黑旗军。长贵宁死也不愿投降,带着残兵向北门奔去。
眼看队伍越来越小,亲兵对长贵说道:“大人,事急矣。咱们何不爬上墙头,缒城而下?”
长贵这才发现,身后的队伍稀稀拉拉,只剩下四五十个人了。他耻于缒城,把心一横,说道:
“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是我们报答皇恩的时候。不管其他人怎么样,咱们视死如归,从北门冲杀过去。若成功,就能冲破敌军防线,让更多的兄弟逃出来。若不成功,就成仁,日后青史留名,光耀乡里!”
亲兵受到鼓舞,说道:“大人身先士卒,我辈誓死追随!”
一行人来到北门,果然又有黑旗军把守城门。城门处火把林立,另有两三百个清军降卒跪在地上,双手抱头,宛如待宰的羔羊。
长贵遭此挫折,早已六神无主,也没认真考虑如何通过城门,隔着老远就冲杀过来。
旗人最讲脸面,经此大败,他已没脸再活在世上。他的想法是,大不了战死,反而能够得到皇上的褒奖,给子孙留个好名声。
长贵身先士卒,手持长剑,冲在最前面。黑旗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使用燧发枪打击清军。
说也是巧,长贵身旁的清军接连倒下,长贵却安然无恙,眼看就冲到了北门前。一旁的清军降卒也忍耐不住,纷纷跳出来跟在长贵后面冲锋。
这彻底激怒了黑旗军。这处黑旗军,恰好是步兵三营的官兵。他们之前没立过什么功劳,颇受一营、二营的歧视,早就攒足了劲要杀敌立功。
这群清军自取灭亡,正好成全他们。
三营官兵不顾敌众我寡,大开杀戒,把那些放下武器的俘虏也杀了。
清军虽然人多,却大部分都是没有武器的俘虏。长贵又非将才,只会带头冲锋,不会调度人马。
最终,长贵如愿以偿,战死在北门下。另有两百多个清军跟着陪葬。
战至黎明,黑旗军已经完全控制了三水城。城内近两千名清军,要么被俘,要么被杀,鲜有漏网者。城外清军见势不对,连夜烧毁营垒,向城东北方向撤去。
第三天,杨烜率领后卫军抵达三水,与黑旗军主力胜利会师。
参谋长冯可钦、副司令薛昊先与杨烜碰头,向杨烜介绍了二打三水的经过,特意夸奖了三营长张运贤。杨烜听罢,笑道:
“黑旗军二打大水,这一仗打得很漂亮。张运贤从此扬眉吐气,不会再怪我们两个偏心了。”
薛昊也大笑,把张运贤拉着他到司令部“走后门”的事说了出来。
杨烜深感欣慰,评论道:
“底下遇事不仅不推诿,反而争着抢事做,这是好兆头呀!清军凡事推诿塞责,败不相救,胜则争功。我们黑旗军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