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最后一课
就在光绪和他的臣子幻想着美好未来的时候,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噗通一下就跪在地上“万岁爷,老佛爷和一票大臣已经入宫了,刚刚过了玄武门。”听到小太监的话以后,本来还信心百倍的光绪就像一只鸭子,嘴巴张开了半天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从4岁时就入宫继位,虽然名义上过继给了慈禧,但两人的关系却不是很好,一直以来他都是一个傀儡般的存在,任何事都必须经过慈禧点头,哪怕是亲政时大婚给自己挑个皇后,也不能自己做主。自小开始形成的恐惧感,随着听见慈禧入宫的消息后开始在全身发酵。以自己对那位亲爸爸这个时候入宫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还是带着一票大臣?平时意气风发的光绪,现在却不知道怎么办,人整个呆坐在龙椅上。
翁同龢看着这个学生心里不由的叹了口气,都这个时候了,要么放手一搏要么束手就擒,没有其他路可走,呆坐在那里有何用?还是不堪大用!但又有什么办法?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学生,自己不帮有谁会帮他?靠那群维新官员?都是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启禀圣上,《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光绪听着翁同龢的劝谏,也知道自己的刚刚的失态。事已至此,只能放手一搏听天由命了。将自己的衣带撕下二片,拿起桌上的朱红笔开始在撕下来的衣带上急急忙忙的写着什么,写完后拿起刚刚写好的衣带诏交给跪在地上的康有为“爱卿即刻出宫找到军机章京杨锐和袁世凯,将这个交给他们,命他们马上带兵进宫勤王,日后朕必有封赏。大清之命运皆在汝。”
康有为接过光绪的衣带诏,只见上面分别写着:…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杨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及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和...但必欲朕一早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接过衣带诏的康有为只是对着光绪磕了几个响头后,便在太监的带领下迅速出宫。至于其他的几个维新官员,光绪也让他们迅速离开,这些人留在这里没有任何用处,还不如让他们出宫,他怕待会事情一旦不可收拾,自己没有办法护得他们周全。
就在光绪准备回到龙椅上等待最后的时刻到来的时候,还发现一个人正闭着眼睛站在殿里。走近一看,赫然是自己的老师翁同龢。这位老师可是看着他长大的,想想自己4岁入宫,是这位老师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第一次拿笔写字,第一次坐上那龙椅,他见证了自己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节点。每次和亲爸爸发生冲突,都是这位老师在中间斡旋护得自己周全,看看眼前的老师,两鬓都已发白。哪怕是现在这么危急的时刻,这位老师依然守护在自己身边未曾离自己而去。想到此,光绪对着翁同龢行弟子礼缓缓一拜“学生谢恩师!”
翁同龢并没有让开,而是坦然的受了这一拜“弟子以师贵,师亦以弟子贵,古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西方耶稣夫子,释迦本师,皆因其弟子而成其德。今天下之为师者,皆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治教,贤德桃李满天下,是为师之大功大德也。能做到帝师,乃是老夫之幸,今日,老夫就为汝上最后一课。用老夫的命最后一次护得你周全,望汝好自为之..”
“老师...”
“陛下休做儿女姿态。请陛下记住,这天下是陛下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乃公理,谁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