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晋国六卿
晋国都城,新田,晋宫大殿上。
此时,吴国的典客伯噽正在游说晋君与晋国六卿。
晋国现在的国君是姬午(晋定公),六卿则为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
现在,六卿分别是荀寅(中行寅)、赵鞅、韩不信、魏侈、范吉射、荀跞(智氏)。
晋国六卿已经存在一百多年。
当年,晋文公回国后建立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左,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左、上军将、上军左、下军将、下军左,称为三军六卿。
晋文公一度增加新上军、新下军,晋襄公时恢复三军六卿。
到晋景公扩为六军十二卿,晋厉公时合并新中军、新上军、新下军为新军,晋悼公时恢复三军六卿建制。
晋平公以后,六卿被智氏、范氏、中行氏、嬴姓赵氏、韩氏、魏氏、六家把持,之后六卿特指这六个卿家。
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对内协助晋公管理国家军事、政治,对外“尊王攘夷”,抵御戎狄、南蛮的入侵,捍卫华夏文明。
晋国的政治格局属于君权旁落,六卿轮流坐庄,把持国政。
所以,伯噽要游说晋国联合中原诸侯伐楚,或自己出兵伐楚,首要之务是说服晋国的六卿,至于晋公姬午,话语权着实不大。
“敝臣,吴国典客伯噽,参见晋公!”
进入大殿之后,伯噽就不卑不亢的朝着陛台之上,正襟危坐的姬午躬身行礼。
“贵使不必多礼。”
姬午摆了摆手,忽而好奇的询问道:“贵使,这典客是何官爵?”
“回禀晋公,我吴国改官制,与中原诸国有所不同。典客,掌诸归义蛮夷,邦交之事宜!属三公九卿之一!”
闻言,姬午讪讪一笑,道:“原来如此。贵使之官爵,等同我晋国上大夫矣!”
“不知贵使此来,所为何事?”
“不瞒晋公,敝臣此来,是为叙晋吴之好,代吾君上朝拜晋公矣!”
叙好?
朝拜?
这倒是让姬午颇为意外的。
众所周知,吴国是被晋国扶持起来,专门对付楚国的。
晋国的计划十分成功,至少在晋国的扶持下,原本偏居于东南一隅,落后贫困的吴国,一跃成为能跟楚国相抗衡的军事强国。
但,自吴王寿梦之后,吴国历代君王都少有遣使与晋国交流,更何况是朝拜?
在别人看来,吴国是晋国的小弟,实际上吴晋之间只有盟约关系,若无大事的话,两国是鲜有往来的。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所以姬午知晓,这次庆忌遣使伯噽入晋,一定是有事相求。
“吾君上,感念于贵国先君景公之恩德,许我吴国巫臣,馈赠戎车士卒,传授陆战之法,遂得西破强楚,于江南有立锥之地!方有今时今日之吴国!”
“是故,吾君上托敝臣,回馈晋公金一千两,玉璧一对,犀牛皮十张,稻米一万石!请晋公笑纳!”
伯噽再一次朝着姬午躬身作揖道。
听到这话,姬午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浓厚,环视四周,看了看坐在陛台之下的六卿,说道:“吴国当真富足矣!吴君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黄金,如此厚礼,寡人却之不恭。”
“贵使,请代寡人向吴君问好!”
“敝臣一定转达。”
在中原诸侯的面前,尤其是在晋国的君臣面前,自号“吴王”的庆忌,也只能被称之为“吴君”。
因为吴国是周天子册封的吴子国,属于子爵,而晋国则是姬姓根正苗红之故,是公爵。
这爵位之差,甚是悬殊。
所以伯噽为了避免失礼,不能将庆忌称之为“我王”,而是“吾君上”。
向晋公叙好,这是庆忌先前交代过伯噽的。
吴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