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琴瑟和谐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是他把动听的音乐,带到了人类中间。
它对音乐非常痴迷,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形象。
一天,伏羲在旷野漫步,探寻万物生发的规律,突然被一段十分好听的声音吸引住了。
他跟随着这种美妙动听的声音,来到一处竹林之中,在此处发现了囚牛,他正沉浸在音乐的海洋。
囚牛不喜欢安静,总是利用大自然的器物,发出各类美妙动听的声音,让安静的世间,更加美好迷人。
伏羲被这种音律深深吸引,内心在音乐的影响下,感到十分愉悦和开心,他开始喜欢上了音乐。
伏羲和囚牛,渐渐达到了心灵相通的境界,在囚牛的影响下,伏羲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伏羲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把音乐带给人类。他烧土为埙,发明了音乐。
伏羲斫桐为琴,揉丝为瑟。伏羲砍削桐管,捻搓蚕丝制琴瑟乐器,让音乐随时可以产生创生。
伏羲将聆听音乐,这种美妙的精神享受,带到了原始的人族部落,跟大家一起分享。
在音乐的助力之下,人类部落更加和谐,琴瑟成为了男欢女爱的媒介,让年轻男女走到一起。
琴瑟和谐,演奏出十分动听美妙的音乐,成为了检验男女默契程度的有力证据。
琴瑟演奏和谐了,也就达到了夫唱妇随的境界,成为了婚姻的最好见证。
早期人类婚姻无序,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远古时期男女无别,穴居群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一日,伏羲正在教部族的孩子们弹琴,有个小孩很是调皮,自己不好好学习,还给别人捣乱。
这个孩子不服大人的管教,于是伏羲责罚他,并去拜访他的家长。
可是,这个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因此从小就不受管束。
这名孩子的母亲,此时正在待产期,根本无力照看这名孩子,任其四处游荡,自由生长。
伏羲决定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有一名男性大人,对孩子的成长负责,教导他传承人类的真善美等美好品德。
于是,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
经媒人说和,男子送给女子两张鹿皮,作为聘礼,然后才能结婚。
伏羲的这个主张,让身为母亲的人类女性,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关爱。
人们普遍拥护伏羲的这种改革举措,可以让女人孩子得到男人坚强有力的照顾。
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始受到肯定,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于是,伏羲与女娲一起,制嫁娶,通媒妁,制订了婚姻风俗。
从而改变了长期的群婚混乱状态,伏羲开创一夫一妻对偶婚,结束了野蛮的群婚现象。
伏羲规定结婚前,必须首先正姓氏,施行异姓通婚,保证生育质量,同时诞生家庭制。
制嫁娶、置婚姻和定姓氏,当是对对偶婚制的确定和规范,是婚姻制度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可是怎么区分孩子的归属呢,原来大家都是母系氏族的成员,现在开始跟着各自的父亲取名字了。
人们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从此,父亲的姓氏开始越来越重要,成为区分人类部落内部不同成员的有效方式。
人类社会开始由母系氏族逐渐过渡到了父系氏族阶段,男人开始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
女人们则渐渐成为家庭内部的重要成员,相夫教子,操劳家务,女主内男主外成为了合理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