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劲
北地日报编辑部办在县里,能辐射周围多个城镇村落,报纸的销路最远卖到省城。
这会儿主编大发雷霆:“天天都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能不能有点积极阳光的!”
他们报纸小,给的润笔费也不多。外头的大报上一期能给几十元呢,他们这就给五元,十元的还要上稿之后压三个月再发!
弄的几个有实力的作家们都去大报社供稿开专栏了,目前还没有找到新的主笔栏目,只能从投稿里来筛选。
这年头识字普及率不高,能说会写的就成了文化人。但这群狗屁文化人供的这叫什么稿子?不是写女人的胸和屁股,就是无病呻吟,还美其名曰伤痕文学。
那叫文章么?
“主编消消气,我这还有一篇您再看看。”小编辑说着。
主编皱着眉头,还有些气不顺:“都已经下乡了,还不走到群众中来,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都什么玩意。”骂完,看了看小编辑最新递过来的这一篇。
主编道:“下水村知青沈舟?”大概是被前面伤了,现在一看见知青两个字头就自带了几分恶感,怕又是一个意淫村头姑娘的文章。
结果往下一看,眼睛一亮。
沈舟这篇文章不同于其他人的自怨自艾无病呻吟,反倒是充满了知识青年下乡时新鲜有趣的见闻,就连砍木头扛木头,抢饭吃,分猪肉都写的趣闻横生的,心情都跟着松快了!
小编辑等着主编看完,见他没有说话,揣摩着主编的脸色道:“这个文章写的是白了一点。但是生动活泼,尤其是分猪肉那一块写的活灵活现的。这孩子才十八岁。”
主编听明白小编辑的意思了,他是很推荐这个文的,但又怕过于白话文,毕竟登报的东西,还是要有点文学性的。
主编舒了一口气,道:“这篇文就很好,登报吧,放复版头条。就排在后三期上!”
话音刚落,办公室就被敲响了。进来的是小王,也是报社的骨干,这会儿脸上有些愠色。
主编跟小编辑刚谈完事儿见得力干将气成这样,心里咯噔了一下:“怎么了?”
“你说这个李子忠,他一家稿能么能供两家报社使呢,《乡村振兴展望》半个月前就已经定稿了,马上下印厂了。结果我今天在城市晚报上看见了。”
小王编辑快气死了,幸亏检查了一遍,要不不相当于拾人牙慧么。
报纸虽不讲究独家,但别人上过的稿子,也会间隔半年以上,实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凑个版发。但是人家前脚上,他们后脚上。不合规矩!
主编道:“李子忠之前就总嫌稿费少。我这还破格给他涨到了十五。结果拿了别家的稿子糊弄,趁着现在没下印厂,赶紧把这个稿子撤下来。”
小王编辑急了:“那换成什么?”
主编正好手里攥着的是沈舟的稿子,道:“用这个。以后你记着点,李子忠的稿子都不要了!”
“好。”
沈舟压根没想到,他能有这运气,头天到的稿子,第二天就破格上报,而且顶的是李子忠的位置,上的头版。
……
新一期的北地日报一出,被分发到各个单位里。
一大早,就被秘书给拿进去给县领导阅读,先扫一眼版面,道:“下水村的知青?”
下水村他刚给完猪肉,印象深着呢,兴致一下子就从三分到了七分,别的先不看,先把这个知青的文先看了。
县领导有阅读的习惯,只要是单位里订的报纸他都会看一遍。知青大部分写的都是苦大仇深的!
县领导并不喜欢这样的文章,的确,把他们从大地方弄到乡村来支援是挺苦的,但是哪儿不苦。
城里供应的粮食,都是村头地里种出来的。灾荒年的时候村里头勒紧裤腰带,自己少吃一口,也没少给城里运粮。
村子里给他们粮食,他们帮着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