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5.22
5.22
在田里的稻子还没收割的时候, 家里小菜园的一角,已经开始育下一季的稻苗了,因为大如州和其他江南地方一样, 是一年种两季稻谷的, 这也是为什么自宋代就有“苏湖熟, 天下足”这一说法的原因之一了。
在排空田里水的这天, 甄英莲和林珠儿抬着一个竹条编成的长长的筐子到了田里。这个竹筐是甄英莲编的,有点像当年她和圣地亚哥捕鱼的地笼。
时隔多年,多个世界, 她已经从只会描述不会编的小孩儿,变成掌握十八般捕鱼技术的行家了。
来到田间, 挖开排水的槽, 将筐子往排水的槽口一放, 水从竹编的空隙中流走, 顺水而来的鱼儿被拦在了竹筐里, 林珠儿一开始还高兴地数鱼儿的条数,后面直接数不过来了。
还有没有随着水流游到槽口的,没了水, 就在田里跳着, 用网兜在它跳起的时候一网,鱼就到网兜里去了。
排水和捞鱼忙活了一个上午, 这个上午, 文庆村里不少人来甄英莲这块地头围观和议论。
“那些鱼看着不小呀?真就吃蚕沙长得这么大?”这是村长不可置信的话。
“就这几个月能长多大?我看没有一条有一斤。”
“一条就是一两那一筐也是不少了,我看下一季的稻子里,我也要养上鱼。多一文钱是一文钱。”这是当时看到甄英莲在湖边用陶罐弄小鱼的张大妈。
“要知道这田里的鱼都长这么大了,我早就给她摸了。”这是村里的一个好吃懒做的街溜子。
街溜子这话一说出来,就被他旁边的人在脑袋上敲了一下。“你个不记打的溜子, 忘了去年被大勇打的下不了床的疼了,现在那家的甄老爷回来了,听说是在观里很厉害的人,小心哪天治的你找不到北。”
街溜子心里害怕了,但嘴上不饶人,说道:“我就随口一说,那小鱼我还瞧不上呢,要吃我不会到湖里钓,你柳爷我钓鱼在文庆村,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的。”
甄英莲这块地只有一分地(大约67平方米),可大大小小的鱼要有上百条,回去的时候是大勇叔用扁担挑着回去的。
一条条数着放到家里的两个大水缸里,足足125条,留下25条养着自己吃,其余的一百条拿到集市上卖了去。半斤一个的螃蟹五分一斤[注1],而半斤一个的鲤鱼只有十二文钱一斤,一百条鲤鱼卖出去也就六百文左右,别小看点钱,庄户人家一年能余下二三两银子的都是富足的家庭呢。
去集市卖鱼的经历甄英莲和林珠儿没有体验,原因是大勇叔和榴夏死活不让两位小姐做这等叫卖的粗活。
甄英莲和林珠儿商量着偷偷的跳到马车上跟了去,谁成想她们还没上马车呢,大勇叔已经赶着卖空了牛车回来了,你永远不知道农村人赶集是有多早。
问起来,这鱼有一半是文庆村的人买的,他们看着甄英莲在稻田里养鱼养活了,稻子也没见出什么问题,就想有样学样的也养稻田鱼。而为啥不像甄英莲那样从湖里捞小鱼来,却买甄英莲养的半大的鱼?原来他们觉得这鱼在稻田里活了那么久,已经“学会”不吃稻子了,直接买来养在自己田里省事儿。
甄英莲听了大勇叔兴奋的描述,整一个大无语了,不过还是提醒到:“要放养那么大的鱼,一定要等稻子抽长之后再放进田里,稻苗小的时候,我可不保证半斤大的鱼不去吃稻苗。”
“嗯,我上街碰到他们会提醒他们的。”大勇叔点头,不过那些村民信不信他就不保证了。
“不知道哪里有育鱼苗的。”甄英莲感概,现在已经有锦鲤了,那鲤鱼的养殖和选育想来也是早就有人做了,要是能直接买鱼苗来放到田里,就能避免村里的湖出现捕捞过度的事情。
“这个,听说隔壁县的丁老大围了好几个池子养鱼,这周边集市的鱼贩子不少从他那里进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