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讲课和电影上映!
这时候已经有几个学生在思考了,要让大家接受,又不能随波逐流.......
当大家的认知发生误区时,要做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去纠正它,这才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接下来我讲的东西,还是跟眼界有关,好好听。”
“其实作为文艺工作者而言,对你们来说,生活中就没有无用的冷知识。”
“那些看似不着边际,和你的生活毫无关联的东西,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你蜕变的东西,进而打开你的视野。”
“也总有一天,会在你人生可能迈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时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李长安突然严肃起来:“请记住一句话。”
“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怪的自豪感。”
“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这点大家倒是很理解,毕竟随着知识的增加,他们的对世界的认知越大,越是觉得自己的渺小,但有些家长和老人,看过一些知识后,就觉得我认识的都是对的,然后给你疯狂转发养生小技巧。
............
“这就是视野的意义所在!孤立的观点,即便偶尔正确,也仅仅只是运气而已。”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不需要运气,而是脚踏实地。”
“只有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更全,才能找到很多个正确答案,从中择优录取。”
这段话,发人深省,有点过于深刻,因为这已经不是艺术了,而是做人的道理和准则,适用于所有人的那种。
这的时候“俺也一样”就忍不主住举手问道:“李导,那怎么能更快、更系统地获取知识呢?”
李长安竖起了两个手指头:“两点!”
“第一,时刻保持一颗求知的心,遇事,先别作判断,先提问题。”
“第二,读史!”
“读史?”
“对!”李长安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读史!”
“我建议同学们每个人都读一读大夏的历史。”
“哪怕你不能系统地把大夏史读完,哪怕只是挑拣有趣的桥段进行深入的了解。”
“哪怕只是只言片语。”
不禁有人问道:“这个很有用吗?”
“李世民都读史,你说呢?”
“当然,很多时候大家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从来记不住教训。”
“但读史还是很有好处的,在我看来起码有三个好处。”
“第一,国史史观,即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史观,就是树立价值观,受用终身。”
“第二,即便无法形成史观,读史也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给你带来不同的收益。”
“二十岁,涉世未深,读史带来的是知识的自信。交朋友,闲聊天,都比别人多会俩成语,拽几句诗词。”
“这个时间的你们,缺乏的是交流上的经验。”
“三十岁,而立之年,通史带来的是道理的通达,你不再是一个无知的人。这个年纪正是家庭、事业的上升期,比如三国的蒋干盗书,哪怕不到第三层感悟,起码也能提防盗书之计,抵御人心。”
“四十岁,人生无惑,观史带来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宽恕,不再愤怒,不再抱怨,知足而知福。”
自然有人跟着发问:“那第三个好处呢?”
李长安一摊手:“第三个好处,当然是视野,那可是咱老祖宗五千年的精髓汇聚。”
“王朝浮沉,英雄狗熊,四海朝阳,长河落日,全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