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姊妹易嫁
甲、乙、丙三个班次。
但是,人员并不是固定的,每半年将进行一次考核,而且到时候的考核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考核才艺。
到时候再根据学生的表现重新分班。
这么做,也是为了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同时,周羽还在书院实行了前世的一些办学理念,比如成立了学生会,让学生之间也能自行去决定一些事务。
还有诗词社,书画社等等与才艺有关的各类小团体,便于一些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交流。
甚至,还有演武场。
在大乾朝,国子监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官办书院,各方面的设施与功能是最全的。
但是,周羽办的这间书院,虽然规模比不上国子监,但在办学的理念方面,已经赶超了一大截。
这也让不少学生感到新奇而新鲜。
说起来,也并非所有学生都一心追求功名,也有一些崇尚儒家传统的书生。
书剑飘零,或约三五好友行走天涯,又何尝不是一种快意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在文道书院已经不再是读书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同时也不影响追求功名。
为了能够扩大书院的影响,周羽亲笔题写了几首诗词,一时间,引起了一片轰动。
第一,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令得一众学生眼界大开,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以周羽如今的水准,写几乎传世诗词根本不在话下,用不着抄录前人的诗词。
再加上他解元的身份,这几乎诗词迅速传遍江南,风头力压江南一众才子。
如此一来,也令得不少书生纷纷赶到钱塘县来,想要与周羽结交一番。
有不少才子其实一开始是不太服气的,但来到钱塘县之后,方才发现周羽的才华远远超过他们的想像。
不仅仅是诗词,包括书法、丹青、音律等等等等,可谓无一不精。
口口相传之下,钱塘县一时间文人云集,书院里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拜访与观摩。
其中有一个名叫尹文礼的举人,在亲眼看到周羽所题的诗词,又在书院里转了一圈之后,便去找到周羽。
“不才尹文礼,见过先生!”
一听尹文礼这个名字,周羽不由眉头一动,问道:“阁下可是诗画双绝,人称姑苏第一才子的尹兄?”
尹文礼在江南的名气很大,被誉为姑苏第一才子。
当年乡试举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但后来却一直没有去参加会试。
据说是因为个性使然,喜欢无拘无束。其才华出众,喜欢以诗作画,以画作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成一派。
周羽曾不止一次听人提起过尹文礼的大名,所以才特意问了一句。、
“惭愧,与先生比起来,不才哪里敢称什么才子?”
“原来真是尹兄,周某久闻尹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称得上人中龙凤。”
“先生缪赞……不才钦佩先生之抱负,愿追随先生左右,以期有机会请教一二,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哈哈,尹兄客气了,像尹兄这样的人才能够留在书院共谋发展,周某求之不得。”
“多谢先生,不才这就回姑苏安顿家人,等安顿好便过来。”
几日后,尹文礼回到了家中,与妻子灵芝讲了一下自己的决定。
丈夫决定的事,灵芝自然不会反对,只是,她有些舍不得丈夫离开,毕竟这一去夫妻二人就得分居两地,难得见上一面。
想了想,便对丈夫说:“相公,要不妾身也随你一起去钱塘县,要么租个房子住,要么买个小点的院子,把叶儿也一并带过去。”
“这样也好,我是担心你换了个地方生活不习惯……”
灵芝笑了笑,依偎在丈夫怀里喃喃道:“相公没在家里,妾身一个人更不习惯。不管到哪里,身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