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庙宇和学宫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庙宇和学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自己政绩而已,而是听闻了有百姓打算将废弃学宫修建成庙宇,供奉神佛。

他这个时候明白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这种风气与思想代表着当地百姓的愚昧和无知。

只有开蒙思想,让他们看到前方的路,一条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

杨秉肃声说道:“教书育人乃是薪火相传的过程,此乃文教之功一刻也不可拖延!”

这些富户皆是拱手,有人说道:“县令这番话真是金玉良言!我愿募捐一千卷藏书!”

于是众人皆是纷纷应和着,这是搁在往常都不可多得的机会,他们或许此时生活无虞可几十年还有百年后谁人又能知晓!

所以当杨秉提出为他们刻碑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们心动了,这样百年后这绥德县依旧能够留下他们的名字。

能够青史留名的能有几人,他们这种身份也能因此留名。

既然杨秉有如此打算,他们也不便再继续劝下去了。

一旁的韩遂问道:“知县,县学还是如常例吗?”

对此提问杨秉早就已经想过了,于是将他们的设想说了出来:“我想过将学院分为上舍,中舍和下舍!”

江曲问道:“三个阶级不同,可是代表着其他意义?”

杨秉回道:“经考试合格入外舍肄业,为外舍生。外舍每月考试一次,每年举行一次公试(升含考试),成绩获得第-一二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升入内舍肄业,为内舍生。内舍每二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升入上舍肄业,为上舍生。”

这是以成绩高低而论的,他没有原封不动的将后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照搬到现在。

韩遂和江曲听到后也是连连颌首,觉得杨秉的设想很好。

他这与其说是官学还不如说是民学,和民间的书院制度贴近,但是却又有一个官学的门面。

当然有朝廷背书,自然能够得到的便利是民间书院所不能比的。

……

学宫开始修缮了,原本废弃的学宫早已经破旧不堪可是却是一处山清水秀之地。

如今基本就是重新修建了,有百姓经过之时见有人在学宫大兴土木。

有民妇颇为好奇的问道:“这是哪位大善人要在这里修建庙宇,到时候我一定要来上香拜佛了!”

她们早就听闻这学宫有人想要修建一座寺庙,这件事情早就在她们之中传开了。

这些修建的人都是百姓,并非是因为杂役来做工,杂役就是负担夫役的多是下户的自耕农、半自耕农。同时,佃农编为客户,作为朝廷的编民,也要按丁口应夫役。

少有会发放工钱的,如今朝廷不仅仅有工钱而且并不低,他们干活的时候也有劲,都十分用心。

从县衙张贴出告示后,就有许多百姓自发的过来了,他们为何如此相信县衙,那还是因为杨秉上任后的一系列的善政。

也可以说他们一系列举措就好比商鞅变法的原木立信,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公信力。

所以他们也都愿意相信,县衙的告示乃是真的。

而且为了方便他们便于了解,每一处张贴的告示处都有小吏,避免百姓听不懂所以写的尽量简洁明了,小吏喊起来百姓就知道大概了。

如今已经已经寒气退去,天气开始回温转暖了,这些民夫身上的衣服也单薄了些。

见那民妇的话,正在动工的一名年轻人立刻站了出来说道:“这位大娘子可不能胡说,这是县令为我们绥德县修建的学院,将来我们的孩子也能读书科举考大官,可不是比什么求佛烧香灵验一点!”

那民妇怀中还有一个竹篮,都是从相邻山麓的庙里上香下来的。

听到年轻人的话,她自然不满意了冷着脸说道:“这县衙说的好听是为了兴建学院,不就是为了湖弄你们白白做工吗?”

“还乐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