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鉴宝,从我的废品回收站开始 > 第56章: 银元

第56章: 银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江荣连忙拒绝说道:“不......不不!我最近身上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就不凑这热闹了。”

“这些都是一眼假的东西,谁买谁上当,我才不玩呢!”王金水耿直的说着。

最后杨志看了看两人,才吞吞吐吐的说道:“我也不参加吧!”

听到三人不愿参股,王易一脸的无奈,自己还准备带三人一把的,想不到三人还不领情。

不管了,王易直接扫码付了钱给那男子,随后蹲下身子开始寻找了起来......

银元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光绪十六年,清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光绪元宝,各省纷起效尤,到了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就全面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清廷造币之初,因对各省的管制力度有限,导致各造币厂对面值产生极大争议。

其中争执最大的是“两元之争”,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由于“两元之争”一直没有结果,各造币厂都只是在试制阶段,只有少量进入市场流通。

到了光绪三十四年,天津造币总厂制造光绪元宝银元一套,币面计重为:库平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三等币值,回复到了币面看似计重,实际当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这是光绪年间发行的仅有的一套银元。

到了宣统元年,有些省开始制造宣统元宝银元。

宣统二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规定国币以圆(元)为单位,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定名为“大清银币”,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预定于十月发行。

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试制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桉版别很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

由于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迅速覆亡,所铸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仅以军饷形式少量流入市面。

故终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铸的银元,而无成色、重量都符合标准的全国统一铸造的银币。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于3月间公布了《币制纲要》,确定银元为货币单位,当年铸成了有孙中山头像的开国纪念币,由于所铸数量很少,市面很难见到。

从此开始,世局动荡,军阀割据的年代里,各省各军阀都铸造过银元,图桉面值各异,有人统计过,银元的种类大概有640多种。

这其中要说发行量最大的,当然要数“袁大头”了,从民国三年开始一直到解放之后都有在铸造,总共铸造了7亿多枚之多。

时至今日,民间还有大量的银元存量,个别地方有个习俗,新人结婚时,女方出嫁时还必须要用“袁大头”做压箱底之物呢!

不像其它古董文物,银元可以说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东西。

就在王易挑选之际,

作为摊位拥有者的孙启时,不由的轻笑了起来。

这摊位上大部分的银元都是按30块钱一斤批发过来的,每个合计也就5块一个,现在卖800元一个,那就是一两百倍的利润了。

今晚上算眼前这小子,已经成交了14单了,一晚上可是赚了上万了,能不开心嘛!

当然,他可不会说是按批发价5块买来的,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有段时间还特意下乡去收了一批银元。

手上来的当然大部分都是假的,很多还是从他手上批发出去的呢!

他之所以明知道是假的还去收,最主要的是那些农户会将拿回去的银元,进行二次作假,有的拿在手上盘着,有的会直接埋在土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