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回见李易石
态了。
顾若白相中李易石不只是因为他会些拳脚,他的那两下子自然是不如眼。只是他看到这小伙子就想到年轻时的他。是相貌,同样的容长脸和西北人一样立体的五官?还是高大的身材,宽肩细腰?还是那股子说不明的道不清的“味儿”?反正顾若白看这小伙子特别有眼缘,就留下了他。
李易石没有让顾若白后悔,他做事很认真。第一天来了个大早,就一直做事干活。清点货物细心认真,从不出差错。干苦活时也不躲不避,身边的老油条指使他他也不恼。顾若白第一次跟那小伙子聊了两句就知道他不是没心机的人,却不和人起争执,因此对他又别眼相看。
启程的日子到了,从宝庆府北门上了官路。顾若白领头,在路上给祖师爷磕过头祭过贡品,算是正式上路。
前两天一直风平浪静,顾若白有时会跟李易石聊聊天,李易石能说会道,很会讨他的欢心。大部分时间李易石就低头干他自己的事。
李易石这次出行不比之前流浪千里来到宝庆府。那时候他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成天不是为吃饭担忧就是怕丢了性命,那赶路简直就是煎熬。而现在李易石不仅跟着镖局吃饭安全都不必再担忧,而且还有钱拿,沿途风景他也终于有了闲心去欣赏,到了陌生的地方也能开了眼界了。
让李易石一直担忧的是在他的认识里,镖局一直是一个神话版的群体存在,镖师们个个能以一敌百,勇斗敌寇。那这也说明了镖师们是常常能遇到贼人的,李易石在上次对那群杀人不眨眼的贼寇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因此很担忧会在接下来的路上见到贼人,真打起来就他那三脚猫的功夫,他的安全自己也不能保障。
当他把自己的担忧在一次晚饭时跟聚在一起的人们提了出来,那群**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看着一脸懵逼的李易石,顾若白微笑着解释到不必想这么多,没有这么多出手的机会的。当时李易石还不大明白,后来逐渐见识到了镖师的“手段”。
武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不知道是有镖师才有了山贼,还是先有了山贼镖师才有了用武之地,但镖师和山贼一直是作为两个对立的群体为大家所认知的。可假如镖师和山贼真的见面就是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双方又怎么可能长期存在呢?我们发现,一个镖局可以传承上百年,一代镖师往往都是干到退休,真正殉职离世的极少。一个山头,虽然太嚣张时会被清剿,可如果你真的询问一些山民,你就会知道山贼也是十分稳定的群体,一个叫“花脖子”山贼打起了名号,至少二十年都会被周边的人记得。
因此要做成这种稳定的局面靠的是什么?就是心照不宣的规矩!
“此山是我开,留下买路财。”
没问题,在镖师的眼中这和打尖住店的花销没有什么区别,借路过山,给钱也是天经地义,只要这群贼人不打他们押送货物的主意就行了。而山贼也要讲信义,不然怎么在这立脚。再说这些人身怀武艺,真惹到了也不一定能赚到便宜。还给了钱,自然就任他们去了。
李易石在赶路时一次又一次的看到山贼。深山茂林间,当李易石觉得不对劲浑身起鸡皮疙瘩时,林间会响起一声尖锐的哨声。随后有人从藏身的地方走出来,这边也派出人交涉。都可以算得上是熟人,钱到了手,一声山水有相逢,车队自然就放了过去。
终于,在初雪落到北方时,他们踏着官路上薄薄的积雪终于到了西京。
西京自然也是繁华无比,来往车马川流不息,衣着华贵的达官贵人在街上比比皆是,但这种繁华和宝庆府是不同的。宝庆府是商人求财之地,显得就是财大气粗。而西京—十三朝帝都,显得是龙脉,是帝王之气。招引了天下贤客,来往的都是俊秀之才,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繁华—不过是它深厚文化底蕴的表象罢了。
李易石深受震撼,跟着车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