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声望
定。
明军追出草原后,前呼后应,拿了不少的战功。
皇帝的视线被转移了,张凤翼也侥幸躲过一条命。
现在举国消沉之际,的确是需要一份捷报来安慰人心。
但这份战绩,也只是大明朝的一厢情愿。
从这段时间的试探来看,那座城池的主人很是高冷。
毕竟如果真的明军打了胜仗,那被掳掠出去的百姓,怎么要回来也是一个问题......
“陛下,大明对于此城的态度,还需再做斟酌,若其亲明,则有求必应。
若其对明疏远,也应尽量拉拢。
此城的地位段然比不上朝鲜。
可这是在建奴卧榻之侧,靠近外敌南下的必经之路。
若是长期盘踞。
与我大明是利多弊少......”
还是有清醒的人开始劝谏。
现在的粮草跟人口,与被转手掳掠一次没什么区别。
大明还是被消耗了。
生怕皇帝君威一荡,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
这塞外驰骋之人,很有可能就是曾经大明朝的臣子。
但目前这些臣子颇有野望。
从其未入朝救援,一直跟在建奴后边打秋风就可以看得出来。
事后对大明朝的试探颇为敷衍,看来是没有入朝归功的意向。
是想在塞外做大?
可又一边彻底惹怒建奴。
这自信的操作,就显得十分迷惑......
“陛下,依老臣来看,不管这人是谁。
都对我大明朝极有好处。
其一,对方身在塞外,邻近漠北,与祸乱明地的贼寇不同。
其二,这伙势力既然是汉人,不会再有于塞外坐大可能。
草原上人口繁杂,胡人与汉为宿敌,就算太祖也不能纳入囊中。
最多不过是吸纳一片人来,短暂鼎盛。
况且漠北本就是一片四面楚歌之地。
但能钳制建州,陛下可还记得毛文龙的皮岛......”
皇帝善于猜忌,有大臣便直接点明。
这城池还是得放下身段来亲善。
赞同的人占大多数,就连原本敌对的派系,也达成了一致。
难得少有言官反对。
其实他们极力拉拢此城,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惧怕建奴。
这一次建奴的铁骑,让人胆战心惊。
而其实,皇帝现在也没有猜忌的资格。
这再也不是以前,大明还能够对关外有所积威的时候了。
于是趁着建奴刚走。
明廷一路正儿八经的使者,被派到草原上去了。
秋风飒爽。
草原上多了几分枯黄。
此时陆舟在新城里,第一次感受到了人口的力量。
这是他第一次统治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
每次看着城内一些地方,人潮汹涌的模样,心里是一番别样情愫。
这与原先管辖数千人的时候不同,城内吸纳了一批能断文字的人。
新的户籍政策被逐步执行了下去,陆舟也初步感受到了权利的魅力。
在这座城池里他成了王一般的存在,乃至在整片辽阔的领土上都是一呼百应,权利和声望达到了这片地域的顶峰。
原先缺乏的短板,也基本上被补足。
大业基石有了,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教育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方向。
还有完善新政策,发展生产。
而且有趣的一件事情是。
在清军撤离之后,朵儿哼、朵儿哈兄弟两人,竟也带着“援兵”,装模作样的赶来了。
他们来这当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带来了车臣汗的态度。
明明没有用一兵一卒,可倔强的车臣汗现在是彻底认怂了。
如今陆舟的车队每天都从车臣汗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