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人间观察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一个百分点的提高,制片方或许就能得到惊人的多出部分。
当然这得依照着电影的火爆程度而具体看待,于是以陈龙为首的促销团队,在放映期的头几天表现就至关重要。
联想到这里,刘清山马上对陈龙的这番操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不管这种营销方式是不是他的手笔,未来的票房成绩是否达到预期,这一次也给刘清山好好地提了一次醒。
原来不同的电影市场,还会有不同的运作方式,不管怎样,了解当地的观影习惯才是最佳的选择方式,或者说在华国最适合的业内规则,可能并不能在其他地域完美地复制。
不过刘清山也是真的忙,下一个电影剧组确实正在紧张筹备当中,项目早在一个星期前就批下来了。
而且早在一个月前,《亮剑》实际上已经开拍,这几天王保强也要进组,另一部《士兵突击》主要成员,目前正在某部连队被集中培训。
尤其是前者,刘清山还肩负着艺术指导一职,虽说象征性的意义更多一些,但由于是五个一工程重点关注项目,部队的参与性很高,他必须在拍摄前期去剧组里待上几天。
这部剧集的导演,是由两位有军人背.景的著名导演联合执导,可见它的受关注层面很高。
他担任这个艺术指导,虽不具备拍摄现场的指挥权,却拥有一定话语权的后期制作权利,当然这也是他自己强烈要求的。
加上前期的几个主要演员的推荐权,实际上除了编剧之外的分量还是有一些的。
特别是陈保国、李又彬二位老戏骨的人选,几乎在剧本递交审批的同时就确定下来了,也可以说在最主要人选上的话语权,是他肯把这个项目的执导权交出去的首要前提。
原版的这部剧,能够火到成为近年来唯一一部经久不衰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完全是靠着几位主角的出色演技,和故事的整体连贯性勉强支撑下来的。
因为存在着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比如道具方面极其的差劲,尤其是枪炮假的不行。
战争场面,那更是没法看了,各种不合理,各种哭笑不得。
战士们跑个步都吊儿郎当的,毫无精气神,跟几个主演一比,那感觉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还有摄影方面,可以看出来确实投资很少,清晰度就不说了,能一条下的就不切镜头,感觉就一台摄影机在工作。
最让刘清山受不了的,是人物说话的时候,特写太近了,每次都是一张大脸,连头顶都出了画面。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那个剧组极有可能连摇臂和轨道都没有,全靠摄影师手持着一路拍摄下来。
这么好的剧本框架,却由于资金的没落实,各个方面的不重视,才导致了这一部存在着巨大缺憾的经典剧集的怪异现象出现。
如此简陋的拍摄条件,各种缺乏专业性的制作因素,却仍能在随后的近二十年里,被各家电视台不厌其烦地重播再重播,可见剧中几位老戏骨的表演有多经典。
当然优质的剧本也是首要前提,但尽管原版剧槽点满满,民间的批评一直不缺乏犀利,却没有人会针对他们几个人横挑鼻子竖挑眼。
因而除了有限的一两个角色,刘清山这一版本的人选,都在竭力维持住原班人马。
之前的赵刚扮演者在演技方面没任何毛病,但在名气上可是跟陈保国差得太远了,刘清山不能眼看着身边就有一位老戏骨而就此错过。
况且陈保国本人,也极希望自己在角色扮演上有一次突破。
总之,刘清山是抱着一大制作的条件和态度去运作这个项目的,甚至两位导演人选都是他亲自挑选的。
当然了,人家二位可都是圈里的老资格,以他的资历还不足以去指点,因而实际上是他自己主动推掉的前几次探班的邀请。
可这一次的邀请不同,是由付老亲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