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蹩脚的阴谋家
说起宁王,那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了。
那得从永乐帝朱棣说起了。大家还记得当年的朵颜三卫吗?燕王朱棣要造反,但是他觉得自己的实力不足,一直对宁王的蒙古雇佣军朵颜三卫垂涎三尺,后来总算用阴谋和诡计外加拳头总算逼宁王乖乖就范,交出了这支骑兵的指挥权。
朱棣即位后,担心宁王怀恨在心也造他的反。于是随便找个借口,就将宁王贬到当时还是鸟不拉屎之地的江西南昌。
仇恨的种子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第三代宁王朱宸濠手中时,这颗种子开始发芽破土了。朱宸濠在对侄子辈的朱祐樘不屑一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不恰当的言论拆皇帝的台;口出大逆不道之言。并且还大大方方的买通了朝中的部分高官恢复了自己拥有亲兵的权利。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的几年中,他不断地扩充自己的亲军,公然的拉拢朝廷的优秀将领和地方上的优秀人才……据说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同志也被他拉拢过,但是没有成功。
如果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觉起来就准备攻向京都……这么做没什么说的,可问题在于……他八字还没一撇。
先说说他手底下的将才把,个个都带着浓郁的个人色彩:金大牙,镇三里
,大花狗,霸南村。看名字就知道都是些流氓头子,乡村恶汉,其中最有前途的就是镇三里,他是个上百人的山贼团伙的二当家。(大当家没瞧上宁王)。
手底下的兵更是一些二流子,懒汉,素质好点的那就是小流氓,山匪。朱宸濠花了不知多少钱天天供这些酒囊饭袋们大吃大喝,只盼着有朝一日他们会良心发现,为自己的皇图霸业抛头颅洒热血一条路走到黑。
不能不说,从某个角度来讲朱宸濠是个实在人。别人造反都是藏着掖着绵里藏针笑里藏刀,而他是大大咧咧的也不注意保密工作也不注意给自己留条后路,行为乖张的就差当街大喊“我要造反”了。
这次传言的起因也是因为他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了;喝醉酒之后喷着酒气,跟江西布政司大声散布了一大堆有损国家领土完整和谐稳定的言论后,还加上了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明孝宗朱祐樘对这个四六不靠的叔叔也很头痛:就冲他干的这些个事,砍十回头都够了。但是牵扯到他是自己的叔叔,弑叔之名对于刚刚即位没几年的皇帝来说真的不大好听,并且会破坏掉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民心刚刚恢复的经济。
皇帝朱祐樘组织的平叛座谈会刚一开始,原
本是他用来凑数的采青突然率先发言:“我去说服他放弃这个念头!”
被皇帝大半夜召集起来的群臣们,一上来就被一个女流之辈抢了风头很是不满,本想提几个理由反驳她一下,却都是张了张嘴却没有出声。因为宁王朱宸濠的贿赂他们也没有少收。这些精明强干的朝廷大员们在为国家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没忘了搞点灰色收入,更没有忽视自个家的经济建设。如果他们反驳了采青,那皇帝就会问,卿有何良策?那你就傻眼了!建议皇上立即起兵攻打?抓住宁王后……就他那张大嘴谁都跑不了。那要是跟采青一样的主意自己去劝?你收了人家的银子,然后再腆着脸去让人家投降拆人家的台,合适吗?再者说了,这个小妮子有皇太后罩着,据说还会法术……惹不起啊!于是他们一反常态的高声附和。
皇帝朱祐樘见一件本来要很扯皮的事情,居然被一向被他忽视的边缘人物给揽到了身上,心里轻松之余很是欣慰,起码有人肯接这个活了。他觉得采青属于宗教界知名人士,应该会对自己那个脑残的叔叔起些感召作用。
于是半夜匆匆举行的密会又匆匆结束。大臣们都各自回家搂着新娶的小妾睡觉去了,而皇
帝还得彻夜加班批改奏折。
采青揽下这个瓷器活之后,把京都的事交代了一下就奔赴南京去了。鬼狸猫需要四处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