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刘辩,雄主 > 第二十八章:御前殿议

第二十八章:御前殿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次日,刘辩独自一人在房殿的东偏殿练字。

以往他练字的时候,蔡琰都会在旁抚琴,她的琴艺连鸿学博士师宜官也称赞有加。

今日见师宜官迟迟不来,她好奇问道:“今日师博士为何延误?莫不是碰到了什么事?”

刘辩正随手在纸上练字,闻言随口说道:“今日我派赵淳向师博士告假了。”

“为何?”

蔡琰不禁有些错愕。

毕竟据她所知所见,刘辩以往在学业方面还是颇为投入的,从一开始读书练字一个时辰,到后来上午读书练字、下午到崇德殿向卢植学习批阅奏章,从未有一日间断,今日突然告假,蔡琰难免有点着急。

毕竟比她年幼五岁的这位小夫君,可是他大汉国日后的君主,虽然并非是她的初衷,但既然她已来到他身边,那就像父亲蔡邕所叮嘱的,有责任规劝这位未来的君主,这即是为了汉朝,亦是为了天下。

见蔡琰一脸担忧,甚至带着几许责怪,刘辩失笑道:“文姬莫要误会,我并非是要偷懒,只不过,我今日有要事要做。”

“要事?”蔡琰有些怀疑地看向刘辩,起身移步至刘辩身旁,却瞥见刘辩在纸上龙飞凤舞能写着诸如‘凉州’、‘傅燮’、‘韩遂’、‘袁绍’、‘袁术’等字样,字迹不算好看——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位史侯为何要写这些?

就在她想要开口询问之际,忽然赵淳匆匆而来,在向刘辩行礼时瞥看蔡琰,欲言又止。

“无妨,说吧。”刘辩抬手道。

“是!”赵淳点点头,旋即正色说道:“如史侯所料,陛下于崇德殿召集群臣,召集了二十几余人,卢尚书以及大国舅、二国舅都在其中,还有董重!”

“骠骑将军董重……”

随手将笔放回原位,刘辩皱着眉头绕过蔡琰,来到殿中。

他口中所说的董重,正是历史上董太后之侄,国舅董宠之子,最后被何进派兵包围府邸逼死的那位。

在刘辩的记忆中,这位董骠骑要等灵帝过世,以及历史上的刘辩登基之后,才会登上庙堂。

当时董太后因儿子灵帝驾崩而感到惶恐,请教张让,于是历史上在董、何两枝之间左右横跳的张让便建议董太后拜侄子董重为骠骑将军,分何进的兵权。

至于效果,其实没什么效果,当时以国舅外戚身份独揽朝中大权的何进,毫无顾虑地派兵围住董重的府邸,逼得后者畏惧自杀。

然而由于近一个多月刘辩每日出入崇德殿,又暗命张让推荐卢植为太子太师,又拜卢植为师,在宫内的威望迅速提升,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他最终会成为太子。

于是乎,永乐宫那位老太太急了。

可惜这次没有张让给她出主意了,而是由永乐宫令孙璋扮演了历史上张让的角色,称他刘辩成为太子的呼声高涨,不止是因为何皇后,更是因为有何进、何苗兄弟,因此孙璋建议董太后拜侄子董重为骠骑将军,一方面分何进、何苗的兵权,一方面成为董侯刘协的外应。

董太后听罢大为高兴,当即派孙璋将灵帝请到永乐宫。

灵帝虽然是个昏君,但对母亲却十分尊敬,更别说大汉尊崇孝道,自然不会拒绝母亲的要求。

于是董重被拜为骠骑将军,比历史上足足早了两年多,且提出此建议的人也由张让变成了孙璋。

听说事后孙璋还得意地嘲讽张让,说:“你等巴结史侯又如何?谁能保证史侯定能成为太子?”

张让心中暗恨,事后与赵忠商议,因此赵淳才着重提到董重。

顺便一提,这位董骠骑相当的年轻气盛,仗着背后有董太后撑腰,一上任就处处与何进作对,甚至于,还在何进联合朝中士人向灵帝奏请,请册立刘辩为太子时,这董重竟也敢势单力孤地跳出来搅局,恳请灵帝册立董侯刘协为太子。

要知道,如今朝中士人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