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杀

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候表现出来的差别就非常明显了。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腰间的物资。城中这次反抗的人被杀掉了,有数千人。但是,夏侯惇这边的总兵力却有上万。自然就有一些人的腰间挂不上人头。不过许多的人头都是按照小队分的,如果均分基本上每个小队也都能分到一两颗。然而一眼望过去。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来,夏侯惇带领的士兵腰间的人头更多。于禁这边的士兵腰间几乎并没有多少人头,大多数人都没有带。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杀人,也许他们把人杀掉之后,只是将尸体丢弃在那里,没有选择带走人头。说不定白捡到人头的夏侯惇的士兵还会感到窃喜,心中嘲笑这些人愚蠢。这就是两种不同心态的士兵做出的不同的反应。三路兵马,于禁这里吃到的败仗最多。他的士兵们理应更害怕兵败的惩罚,想要获得更多的功劳回去抵掉惩罚。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他们确实很想将这些人头带走,但是他们选择的还是轻装简行。这个人头好几斤,把他挂在腰间,回去的路上实在是个累赘。短时间虽然不会感到疲惫,但是一路走下去,成百上千里路,这个人头会大大的耽误他们逃命。腰上有这个空隙,于禁的士兵宁可多带一些干粮。而夏侯惇的士兵才选择将带不走的干粮一律烧掉,腰间能多挂几个人头就多挂几个人头。这样一来,夏侯惇坐在马上,一只眼却能看到两种情况。跟随自己绕过襄阳耀武扬威的士兵,人人的腰间几乎都有一颗血淋淋的头颅。跟随于禁往东行进的士兵,腰间几乎都是干净利落,更多的人是选择了一个灰布包。夏侯惇当然认得出来,那里面是干粮。对于两边士兵的这种选择,夏侯惇并不做评价。事实上,夏侯惇自己也未必会感到有多么的危险,毕竟他没有亲自与赵云交锋。而这场兵败,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分兵三路导致了兵力空虚。如今虽然损兵折将,但是三路合一一万多匹马,夏侯惇不觉得赵云的人能够将自己击败。如今的撤兵只是不想被刘备和刘表联合断了退路绞杀而已,并不一定是夏侯惇真的打不过赵云,最起码夏侯惇是这样想的。所以,对于两方人不同的选择,夏侯惇心中能够理解,却并不去干涉。很明显,于禁的士兵吃了几次败仗,觉得难以与敌军对抗,如今的败退是属于败逃。败逃的路上,首先考虑的是活命。所以,他们宁可放弃回去之后抵消惩罚的功劳,选择多带一些干粮。这样一来,既减轻逃走路上的负担,也能增加活命的几率。而夏侯惇的士兵很明显的是觉得干粮带的差不多就行,大不了没有了,再抢就是了。反正很快的就能撤回己方的势力范围。即便是真的遭遇了敌军的阻截,那又能给这上万曹兵造成多大的压力呢?毕竟曹操对付袁绍的时候,手下也不过才几万人。所以他们对自己能够顺利撤走毫不担心,所以选择了多要一些功劳。这样的情况,于禁自然也看在眼里,他也没有发表意见去劝夏侯惇。一方面,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夏侯惇没有碰到赵云之前,是很难相信于禁所说的话的。刀子不挨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痛的。兵败的是于禁,不是夏侯惇。于禁想要去向夏侯惇劝谏并不容易奏效。而事实也是如此。今日之败退,并不是被敌人正面击溃,而是因为后路被断,而战场之外局势突然大变,所以才不得不走。所以,仅为了心中的一点点担心,就劝夏侯惇,劝他手下的士兵们放下他们应该带走的功劳这是不现实的。而于禁心中未尝没有一些想法,出于谨慎,自己这边的士兵很少带人头这样没用的东西,但是于禁心里也有些跃跃欲试。他也很想试一试这一次,自己这边有三名将领,上万的兵马,能不能挡住赵云?或者说,能不能将前来阻击的赵云击溃?“时间差不多了,不要再拖下去了,催一催吧。”夏侯惇一只眼死死的盯住眼前,心里却在不停的盘算。手下人听到夏侯惇的命令,赶紧发出军令。命令不停的下达,不停的催促着还有一些恋恋不舍的人。大部分士兵都已经集结完毕,还剩下一小部分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