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四章英雄有迟暮,城春草木生(二)
阵将赵军的冲锋遏制,那么冉闵很难保证骑兵大饼阵一定能够顶住赵军的切割,只要大饼被切开,其中的“馅儿”射日旅,就会在短兵相接的过程当中,遭受到重大的损失。
这是冉闵不愿意看见的,射日旅在远程攻击上的成效已经越来越明显,可以说,若是没有这三万射日旅,那么即便冉闵能够在襄国城被攻下来之前赶到,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会变得相当渺茫,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将石涂等魏国重要人物自襄国城当中抢出,然后仓惶向东北方向逃窜,最后依托北京城进行战斗。
然而此时,八万赵军骑兵,在跟魏军十万步骑混合兵种战斗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
魏军的步卒目的很明确,不求有功但求无功,步卒的将士只是严格的遵守冉闵的
指示,指东向东,指西向西,这是铁打的纪律才能锤炼出来的军队,也只有经过冉闵那种后现代化练兵方式才能锻造出来的强军!
只遵循将领的命令行事,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将士们也能睁大眼睛一往无前。表面上看,这是壮观,然而真正执行之后,将士们才发现,在这种钢铁一般的执行纪律之下,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敌人被惊人,真正在看似凶险的战斗当中丧生的战友同袍却是少之又少!
这,就是纪律对于一支队伍的重要性所在,只有在纪律的约束下,军队才能做到几千人、上万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以绝对的优势,战胜敌人,获取胜利!
赵国骑兵此时所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军队!
八万人的赵国骑兵,就如同潮水一般向着抱团的魏军冲去,随后又像潮水一般从魏军周围退却,浪潮固然可以剥去一层薄薄的岩石,然而却需要破碎无数的浪花!
骑兵的战斗往往是来得快,去的也快。
虽说赵军始终不是匈奴人,不会轻易言败,但是这场战斗,赵军也仅仅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就不得不撤退了!半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然而在这个半个时辰里,射日旅的弓骑兵们,几乎每个人都射空了两囊羽箭。魏军特制的箭囊一个可以放下二十支白羽,两囊羽箭,就是整整四十支!三万射日旅士兵,每人射空四十支羽箭,就等于是在短短半个时辰的功夫里,向着赵军骑兵倾泻了十二万支羽箭!
十二万啊!
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
数据,纵然羽箭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射空了、被兵器铠甲抵挡了、被战马分担了,但哪怕是仅仅有十分之一的羽箭建功,那也是有一万两千名赵军骑兵中箭!事实上射日旅这些经过长时间专门训练的弓骑兵们,准头并不是那么差的,而且赵军骑兵密集冲锋的时候,只要方向对了,闭上眼睛射出去的羽箭也能有所建树!
射日旅的功绩,加上花帽子营和撼山军的成绩,半个时辰,赵军骑兵的战损高达四成!
当兵败如山倒的赵军潮水一般退下,撒开四蹄向着襄国城南方溃逃的时候,冉闵没有让魏军追击!虽说赵军的损失惨重,但若是让骑兵与弓骑兵和步兵分散开来,反而可能遭受到赵军的反包抄,一个调度不好,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伤亡,冉闵从北京城里带来的兵马并不多,他不能承受这样的损失。
最终,魏军再次安营扎寨,清点战果。
自身的战损是有限的,在数万人的集团作战背景下,数千的伤亡数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获得战果却是相当的巨大,光是人头,就砍下了两万多颗,若是冉闵或者别的魏军高级将领有什么恶趣味的话,完全可以垒出好几个巨大高耸的井观来,以供后人观瞻。
冉闵是没有这种想法的,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胡族的恨意!仇恨是弱者的权利,真正的强者心中没有仇恨,虽说魏国现在还不算足够强大,但是冉闵相信,他已经走在成为强者的路上,终究有一天,他会带领魏国,成为这片土地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