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国本(圩八)异议
综合效率低到不忍直视。因此一旦内部稍微出点问题,就会在前线一隅被敌人寻得破绽,犯了孙子所谓“不可胜在己”这一条里的大忌。 也正因为如此,高务实一直以来都把内部改革当成头等大事,倾注的心力远超过对外作战。在他看来,作战有什么好操心的?运起九阳神功,直接拿内力碾压就完事了。什么时候见过他高务实兵行险着,非要用三千精兵大破敌军十万八万?几乎都是大军压上去碾平。 什么,你嫌我这仗打得不够精彩?你精彩,你精彩也拿这么一支甲坚兵利的大军出来和我打啊,你拿得出来吗?你拿不出来,而我拿得出来,这就是我的本事! 什么叫大国?大国就是老子不需要和你玩那么多的战术,老子就一路平推,这一路上哪个方面都是主力,你哪一支都打不过!这就叫一力降十会,这就叫大国! 但是,这种打法虽然战时看起来不讲究,但讲究的工夫全在战前,也就是在战前已经达成全面碾压的态势。 具体到对待莫卧儿帝国,高务实之前的战略就是等阿克巴死后莫卧儿内部矛盾激化,同时其军事扩张的动能也已耗尽,然后突然出重兵,顺着恒河流域一路逆推,强行击败其主力——这是兵法的“以正合”。 然后另派海军一路,带上精锐的陆战队绕过印度半岛在印度西海岸登陆,由古吉拉特地区登陆,往东北直插德里、阿格拉等莫卧儿帝国统治核心。此时莫卧儿帝国大军云集东部前线,而且可能已经大败,又闻后路被抄,必然全盘崩溃——这是兵法的“以奇胜”。 莫卧儿帝国作为一个外来军事集团建立的政权,统治合法性几乎完全来源于其军事暴力,所以一旦这种暴力被京华强势摧毁,那么其统治根基也就瞬间瓦解。 届时,高务实便可以通过各种政治手段来快速填补莫卧儿帝国崩塌之后的权力真空——在这一点上,高务实有完全的自信。 不过问题是,由于京华在南疆、南洋等地的扩张过于顺利,也由于扩张带来的收益远超预计,以至于京华内部的南疆集团产生了一种内生的扩张动能,并且现在已经难以压制,使得高务实被迫同意暂时释放一些这种扩张动能。 于是,他脑子里原先早已规划得差不多的计划只能临时加以修正,而一个大计划临时修正显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京华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一旦有蠢蠢欲动之势,它周边的各种小势力就一定会坐不住,肯定会主动寻求……合作或者对抗。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以阿萨姆为代表的这些小势力选择了合作。这一点可能要归功于大明甚至整个中国历代王朝的某些农耕文明特性——对扩张的自我限制。 虽然这种自我限制本身是源于对“统治成本”的正确认知,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农耕文明,既无力也无必要无限扩张,以免超过自己的统治能力,使得统治成本飞速增长到入不敷出的地步。 但是,中国自己知道不代表周边那些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或者部落也知道。他们大多并不清楚中国历代王朝对他们的领土为何并无兴趣,只能归结于中国人骄傲自负,是瞧不起他们那些穷乡僻壤,也无所谓他们产出的那三瓜两枣。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思想现在产生了正面效果。无论阿萨姆还是孟加拉的反抗者们,甚至可能还包括那位萨利姆王子,他们似乎都不认为引入京华这支援军会导致引狼入室。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驱虎吞狼之计,只要付出一些经济利益或者其他什么利益作为交换就够了。 正是因为高务实有这样的判断,所以他才决定在拿下孟加拉之前暂不考虑同时展开对印度各地港口的争夺,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