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乡镇小工业模式
御前演习结束之后,罗志学就近视察了当地的发展情况。 前两天重点看周边地区的农村情况,农业发展。 安庐地区的农业发展还是可以的,粮食产量有着比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黄河人工改道后,再加上持续多年在淮河流域大量投入的基础水利工程,让淮河流域洪涝情况大为好转,从以往的年年小涝,三年大涝变成了风调雨顺。 淮河流域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安庐高官江以北地区的发展源泉。 这也让安庐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比较快,粮食产量提升巨大。 罗志学沿着铁路线,视察了几个县的农业生产情况后,对安庐巡抚衙门的农业生产工作表示了肯定。 同时也能对安庐省最近这些年围绕着农村地区所展开的一系列小工业表示了肯定。 这粮食产量增加了,让民众吃饱了,还要想方设法探索让农民们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如何让广大的农民们增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乃至困难的问题。 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有,比如推广收益更高的经济农作物,组织农村多余劳动力前往经济发展地区进行劳务输出等等,其实都是办法之一。 但是,最有效,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方式还是在当地发展工商业,增加当地的工作岗位,就地吸收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当地农民获得更多的的额外收入。 只是发展工商业搞工厂,哪有这么容易啊 全国各地的官府都在搞,但是说实话真正能够搞起来的并不多,尤其是安庐这地方地理位置有些尴尬 安庐横跨长江两岸,而帝国在长江两岸的工业布局,刚好完美的绕过了安庐安庐西边有汉天府的大冶工业区,东边有应天府的当涂工业区再加上还有发展的还算不错的九江以及南昌。 更不要说更东边的江南地区如同超级漩涡一样,吸收着周边地区的资金和人才以及各种资源。 然后最近这些年在安庐的东北部地区,又新崛起了徐州这个新型工业城市,就连北部中原的郑州也发展的挺好的。 唯独安庐完美的错过了大楚帝国过去三十五年来任何一次工业腾飞 早些年都还好,工商业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安庐那边搞了个淮南煤矿以及铜陵铜矿,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轻工业发展,经济数据倒也能看的过去。 那个啥,那年头大家都不咋地,而且还有一大票处于战后恢复阶段,曾经遭到了严重破坏的北方省份作为对比,还有一些西南地区的偏僻落后省份垫底。 因此大楚帝国成立的前十多年里,安庐省地区虽然没啥大发展,但是凭借着早发优势,再加上长江水运优势等等,发展勉强还行,经济总量最好的时候,一度处于第八名的位置。 排在前头的是江南、浙江、应天、汉天、楚北、楚南、江西光看这份排名,就知道哪怕很早的时候,安庐经济发展就已经非常尴尬了 因为你细看这份排名,就会发现这些地区除了浙江外,其他都是长江沿岸地区而长江安庐地区里,安庐的经济发展是垫底的那一个 安庐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都是处于非常尴尬的状态这一点在工业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目前安庐地区,除了一个淮南煤矿和一个铜陵铜矿外,就没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型企业了。 而这两个企业,还是属于典型的矿务企业挖矿卖资源的那种。 至于机械制造这些搞的不咋地,而轻工业发展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