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神兽内丹
后,又来了兴致想瞧瞧是怎么挖藕的。他们引他去了菱塘,因莲菱本是长在一处。
王爷只顾了看别人挖藕,随同王爷前来的一个道士却皱眉细看菱塘环境。
半个月后,王爷派人来买小盆家的田地。小盆想也不想就拒绝了,那些田地对他而言不仅是财产,更是他心灵的寄托。
特别是那菱塘,承载了他太美好的回忆。当年要被知府分一半田地走时,他曾宁愿用两百亩肥沃稻田来换菱塘,如今怎么肯卖出包含菱塘的这一半田地?
他不愿卖田地,王府的人就不断加价,他仍是不肯。后来,王府的人不再加价,直接威胁他,再不妥协就让他落得家破人亡。
小盆不明白,自己只想安静过自己的日子,为什么总要出这样那样的乱子,总有人来逼他这么做那么做?
得知此事后,与小盆只会愁闷不同,小桶暗里托人打听,王爷怎么就看上了他们家的田地?
打听到的结果是,王爷身边的那个道士可以观气寻宝,观到菱塘之下有上古至宝。传说得到那样宝物,可以不修炼也拥有无上法力。
王爷为了得到那宝物,又不走漏菱塘有宝物的消息,当然就假意买地。
小桶不管这消息是不是真的,他反正清楚这王爷对他们家的地,那是势在必得。
他劝小盆卖田地给王爷算了,拿了钱另再买地就是,何必得罪王爷?
小盆仍是不肯,他说王爷要宝物,就来直接取宝得了,反正他对什么宝物不感兴趣。
没想到二弟性子这么倔,小桶只得求人在王爷跟前露口风说,派人去取宝就是,不必还买地绕弯子。
也许是不相信有那般大方的人,也许是担心小盆设了什么陷阱,王爷答应不买地,也不提什么宝物的事,还对他非常好,但这“好”又似乎是一种控制。
其一,送他一所大宅院,要他和家人搬进城住。他父母年老了,觉得住哪儿都无所谓,只要能和儿女在一起就好。他在小桶劝说下,让父母搬进城,但他长住村里。
其二,王爷请小盆当了“农事先生”,专教人务农,栽种出的新奇果蔬都算是王府所出。久而久之,都把他当成王爷的幕僚。
其三,王爷说菱塘里已经不肥,要排干水,挖尽於泥重新填土进去。小盆本来不同意,可经两年相处下来,他已和王爷熟识,已养成只要不涉及根本观念冲突,就按王爷所说去做的习惯,他妥协了。
排干菱塘水的时候,正遇上阴雨天,排来排去排不干,小盆很着急。
他为了监工方便,就在离菱塘不远的地方搭了个窝棚住。
路上湿滑,布鞋经常湿透,他就自制了双木头套鞋,似木屐又似马靴。在木鞋底垫上软稻草穿着,又防湿滑又舒适,其他人见了都跟着学做木鞋。
天终于放晴,菱塘水排干了。王爷突然调来王府卫队把菱塘团团围住,吓得民伕们跪地求饶。
常跟在王爷身边的那个道士反复察看塘底,手指又掐又捏,他面色越来越凝重。
小盆和民伕们只见塘地有粗沙、石子儿和略硬的黄泥,哪有什么稀奇东西?
“王爷,奇宝就在塘底,但肉眼难辨,俗手难取。”那道士向王爷恭身行礼。
王爷很生气,认为道士在故意糊弄他。道士解释了很久,王爷还是没听明白,最后不耐烦了,让卫队封锁此处后,拂袖而去。
宝物之说,小盆几乎已忘,突然的变故让他明白,这王爷没有想过诚心结交他,一直想要的只是菱塘之下的宝物。
可他在此地过了快三十年,不知道有什么宝物,别说他,连那八十岁的老爷爷都不曾听说这菱塘底下有什么宝物。
他和民伕们要求回家,卫队士兵拔刀就指向他们:“乖乖儿的挖,再敢乱提要求,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又挖了十天,还是只挖出泥沙之类,就在王爷都想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