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工农兵大学生
快要翻烂了。
后来,公社里有了一个推荐去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这里的干部,思想大多是跟李大根一样的人。
任人唯亲,上大学,那必然得自己人去啊,咋能轮到这些知青。
外地人,那是养不熟的,出了大学生也不是他们的。
书记不同意,推荐上来的名单什么人都有,就是没一个看起来像读书人的。
“国家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选真正会学习、爱学习的人去,选这些人去,那就是给国家添负担,对不起国家的信任。”
书记的话说的斩钉截铁,把这些沾亲带故的人都划在了不考虑的范围里。
“可是书记,文化程度高些的,那就是那些知青娃了,他们这也不知根知底。”
知根知底?
换个更直白的法子说,那就是不是自己人。
后来呢,到底经过了多少争论较量什么的,刘玉秀不清楚。
她只知道,一天她在地里时候,有人来跟她说她能去上大学了。
那天,本来已经可以熟练上手农活的她,像第一天拿起锄头的时候一样,弄伤了自己的手。
可这却让她心情极好,疼痛感提醒着她这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不是在梦里。
知青点的人们看向她的眼神都满是羡慕,那时候的她用一句春风得意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
知青点也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声音。
“咱们这些知青还能有上大学的机会?”
“要是说文化程度,她刘玉秀行我也行啊。”
“我读书时候成绩很不错的,还得过奖呢!”
“啥好事儿都让她占了,一天到晚往公社里跑,指不定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呢。”
刘玉秀完全不在意那些风言风语,乡下日子苦,大家都做梦都想回城,不眼红才怪了。
可是她远远低估了人的恶,这件事情并没有随着这些流言蜚语画上句号,甚至愈演愈烈。
公社里不是书记的一言堂,有人提出了刘玉秀不是最适合的人选。
书记要选知青,那行,知青也不是只她刘玉秀一个。
问题的重点似乎,从谁是最合格的工农兵大学生,谁能胜任这个名额,变成了不同势力的较量,两方争执,殃及池鱼。
刘玉秀只能无措的看着事态的变化。
她们同期,也有像张建业一样,招女孩子的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