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水浒之巅:从方腊开始 > 第641章 641续二《帝王将相》071.狗屁不懂

第641章 641续二《帝王将相》071.狗屁不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来说说给事中这个官。

在神宗一朝给事中是个四品京官,与谏议大夫合称“给谏”。号称“两大省官”。

这个官有个很特别的权力,就是“封驳”不当的制诰。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封还他认为皇帝有错误的诏令,驳正他认为大臣们有错误的奏章。

这种官和前线打仗八杆子也沾不到边,可赵顼就是把这么一个官派到前线去指挥打仗去了。你说要命不要命呢?

赵顼除了固执以外,其它各方面还算是一位比较优秀的人,他怎么会这么信任徐禧呢?

这还得从徐禧这个人的特点说起。徐禧和种谔有个共同点,就是:志大,胆子也大!

那句“人有多大志,就有多大胆。”就是说像种谔和徐禧这种人呢。

徐禧志大。不过,他还算不上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也是个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的人。像他这种人,自视相当高的。他不屑于走别人走过的那条路,他喜欢另辟蹊径。当时流行的说法,徐禧就是一位“弄潮儿”。

徐禧不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一个例子。他认为一个人的才干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像他这种才干和能力都特别与众不同的人,是不用去求出身的,出身会来求他的。

果然,王安石就来求徐禧了,求他做官。徐禧自然是一点也不客气的就答应了。

有宰相王安石的垂青,徐禧没有任何出身,进入了大宋政坛。从这个层面上来分析,徐禧就是大宋官场一个另类。

徐禧胆子也大。他曾经对赵顼说过:“前线的将帅一个比一个胆小。我是一个连枪都拿不起来的文化人,胆子都比他们要大。我真的很为那些拿着枪胆子又小的人臊得慌。如果我去西北,西夏唾手可得。”

他的这一席话,一下把整个西北军全得罪了。不过,还就有人相信。

赵顼就相信了。并且马上派他到西北去主持军事了。

那么,给事中徐禧是怎么来实现他的大志并且完成“消灭西夏”这关键的第二步呢?

修建永乐城。

这个时候,徐禧也给赵顼上了一道奏章。

他先是指出种谔那个方案的缺陷。“修建横山城,就是一个错误!银、夏、宥三州,陷没西夏超过百年,要花多少钱,和多少时间才能修复?有这么长的时间,西夏早就让我给灭了。”之后,徐禧才提出自己不凡的方案。“我发现一个好地方,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地,修建一座永乐城。那地方高屋建瓴、形势险厄,花钱不多,用的时间又短,效果当然也是最好的。”

这完全是要和种谔唱对台戏。不过,谁让种谔他们这些西北拿着枪的军人在人家眼里是那么的胆小呢。被徐禧瞧不起也是正常的。

种谔要城横山,徐禧要城永乐,俩份奏章摆到宋神宗赵顼的御案之上。

此时的王安石已经早都不是宰相了。有空闲的时间,他心爱的小女儿也就是蔡卞的老婆七夫人会陪着他到汴水河边放放风筝什么的,国事一概不问。

说实话,就是王安石想过问,也轮不到他过问。谁让真理现在掌握在人家手里呢。

王安石是这么想的。“你不用我,我还懒得管呢。”

赵顼当然懒得去问王安石,赵顼是这么想的。“你不拽我,我还不理你呢。”

俩个曾经为了共同的目标变法——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最后的下场竟然是“你不管我、我不管你。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

当时,固执的赵顼,对西北军事最相信的一个人其实是王韶。消灭西夏就是按着王韶的步骤进行的。可惜的是“三奇副使”王韶刚好去世了,这让赵顼顿时眼前一黑。

除了王韶,赵顼还相信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宪。

李宪,字子范,开封祥符人。是有宋以来当时最著名的一位宦官。在皇宫里边他做过供奉官,入内副都知。在西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