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一举失败
如果说草原军事文化,与中原最大的差别在哪里的话,大概就是对于土地的态度了。 在中原传统认知中,“丧师”与“失地”经常被联系在一起。土地是生产资料,上面附着着人民、技术和财富,你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你失去了这些东西。 但草原人对土地似乎没有那么看重。虽然也有你家草场、我家牧场之类的简单区分,但程度上的差别太大了。不信?鞑靼人持续了百余年的西迁正在进行中,至今没中断,他们在面对安全威胁的时候,果断舍弃了旧牧场,向西寻找新草场。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草原上的土地太多了,人太少了,草场资源没那么宝贵,上面的附着物价值不大,舍弃时心理压力不大。 而这种随时迁移、经常舍弃的态度,也很容易使得草原部族的积累被阶段性清空,毕竟定居下来才更容易诞生文明。 体现到战场之上,就是军事技术的巨大差别。 契丹人的步兵,真的不太会攻城,这是万胜黄头军军使石君立的第一感觉。 战鼓声中,他们一窝蜂地冲了上来,看似气势汹汹,但也就只有那一股子气罢了。 “射!”营寨不高,寨墙也不厚,墙顶甚至站不了太多人,但此起彼伏的步弓齐射,依旧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黑矟军的人呢?怎么不来守营?”李从珂怒问道。 他手持步弓,挨个点名,而且专挑身着铁甲的契丹军校点名。 强弓大箭,射得又快又急,直追面门,不一会儿就造成了可观的杀伤。 或许,这也是他满腔傲气的来源。他才二十三岁,但箭术却比三十三岁的老兵还强,战场上凭本事说话,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李从珂很行。他抬手一箭,一名正在组织人手填壕沟的契丹军校惨叫着落入沟内,尸体与沙袋混在一起,成了填平壕沟的材料。 当然栽落壕沟的并不止他一人。 在守军密集的箭失打击下,扛着沙袋冲向壕沟的契丹人大面积栽倒。有人直接倒进了壕沟之中,有人倒在了外面。 后续冲来的契丹兵扔完沙袋后,在酋豪的威逼下,将那些中箭倒地的连人带沙袋一起扔进壕沟。 有人只是受伤,并未死去,落在壕沟内哭求哀求,但迎接他的只有如雨点般落下的沙袋。 人,很快就被埋在了最底下,成了耗材的一部分。 壕沟填平之后,契丹人士气大振。他们忍受着伤亡,快步冲到了壕墙前。 一些人举着大盾遮护,一些人则开始破坏壕墙。 寨墙上的守军几乎要笑出声来。 守城、攻城战,这么多年来,他们首次遇到这么笨的敌人。什么趁手的工具都没有,器械车辆一概皆无。这还是攻营垒呢,如果攻城池,他们要怎么办? 没有丝毫犹豫,守军的士气也大振,拼命拉弓,趁机大量杀伤敌人。 契丹方面也组织了一批射手,在大盾掩护下靠近,与寨墙上的人对射。 双方不断有人伤亡,不断惨叫倒地,但仔细算一算伤亡比,契丹人应该会有触目惊心的感觉。 阿保机也在后方皱眉看着。 别看战前的军事动员进行得很成功,但气势鼓起来容易,消退也很快。战场上的一切,终究是要靠成果说话。 “已经伤亡千余人了。”海里在一旁惊叹道。 一千人的死伤,对于草原上的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