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隔壁班花暗恋我 > 守住以德为准的做人之本

守住以德为准的做人之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守住以“德”为准的做人之本

当一个人处于众叛亲离、事事不顺的境地时,十有八九是自己在德行上出了大问题。北宋名臣薛居正曾云:“德有失而后势无存也。”意思是德行一旦缺失,良好的局势就不会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个人的德行,其实就是他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你用正确的态度(高尚的德行)去对待这个世界,那么世界也将会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回报你。反之,你若坑蒙拐骗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会给你好果子吃。缺德与失势存在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失势者往往看不到“德“,的力量和作用,他们有势时不讲操守,不养其德,失势时怨天尤人,不深刻反省自己,这真是很可悲的。重势不重德,是小人的行为;重德不重势,是君子的行为。德在势先,势在德后,如果本末倒置,定会惨败收场。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一个商人对一个男孩说:“你想找活干吗?”

“当然!”男孩回答。

“但是你必须向我证明你有良好的品德!”

“当然可以!”男孩回答,“我马上就去找曾经雇用过我的老板。

“那好,你去把他找来吧,我需要和他好好谈谈你的事情。”但是男孩去了之后,再也没有露面。几天后,商人又遇见了那个男孩,就问男孩怎么没有来找自己。

男孩回答说:“因为我以前的老板同我谈了您的品德。”

人之所以成为人,与动物的很大区别就在于自己的社会性。社会性越强,对人的品德要求就越高。每个人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因为社会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没有品德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社会。品德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无形的约束,有时甚至比法律的约束还有意义。

商人出于自已经商的目的,自然要对自己的雇员提出品德上的要求,可是在别人提出品德要求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对自己的要求。难怪前面故事中的男孩说:“我听以前的老板说起了你的品德。”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潜台词是:这个商人的品德不好!最后的结局肯定是男孩不会去为商人工作。

品德是一个人立世的根基。一个根基深厚而扎实的人,就能在社会上站得更稳、走得更好。一个品德败坏的人,即使权势强盛,也如同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多久。面临失势,人首先应该反省的是: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品德出了问题而导致的恶果?如果原因出在品德上,要想挽回局势绝非一日之功。你唯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方有东山再起之机会。然而,面临失势,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品德有什么问题,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商人一样,他喜欢用品德的标尺去度量别人,却不愿度量自己。然而,社会对他们品德的认同程度却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白璧无瑕和无可挑剔,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可能有两个:一是他们对自己品德的要求也许并不很高,距离人们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可能还差得较远;二是他们可能缺乏个人品德的塑造和表现技巧。只有让自己优秀的品德内化为一种原本的动力,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充分表现出来,这样的品德才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才会为自己的形象加分升值,增光添彩。

美国加州的“克帕尔饮料开发有限公司”需要招聘员工,有一个叫莫布里的年轻人到这个公司去面试,他在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半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者进来了。莫布里站了起来。那位老者盯着莫布里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莫布里不知所措的时候,这时老人一把抓住莫布里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儿可能早就没命了。”

“怎么回事?”莫布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来“上次,在中央公园里,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