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隔壁班花暗恋我 >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为成功之母。”一个人只要有向上的决心,必定能在失败中寻获成功的钥匙,如果就此灰心丧气,便永远尝不到成功的果实。生活中,但凡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决不向困难低头,屡败屡战。只有经历过失败的痛苦,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成功的喜悦。那些没有遇到过大失败的人,有时反而不知道什么叫大胜利,也不会真正地去享有大胜利。

人的一生,总会与坎坷挫折相伴,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经历得少一些,有些人经历得多一些罢了。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栽跟头,又不断地爬起来的过程中前进的。

清朝的著名将领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然而总是吃败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差点连自己的老命也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帝表示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

“屡战屡败”强调每次战斗都失败,成了常败将军;而“屡败屡战”却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虽败犹荣。这一点点的改动体现出了一个道理:在人的一生中,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经历失败,因为失败是走向成功的起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并不是人生的终结,只是成功的起点,一个人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但是一个人的成功确是偶然的。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并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在这个岔道口分出两条路:-条是心灰意冷、一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这时的失败才是最终的结果。另一条是吸取教训、奋起排排的路,这条路可能通向成功,也可能通往失败。但只有踏上了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受了失败,并不意味着就是最终的结果,关键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应选择哪--条路。

一位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最大的体育馆作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演说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期待他说出什么惊世良言,期待从他身上学习经验。当大幕徐徐拉开,人们惊讶地发现,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

个巨大的铁球。为了支撑住这个铁球,台上还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所有人都惊奇地望着老人,不明白他是何用意。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人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说: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很多人站起来,其中两名眼疾手快的年轻人已经跑到了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对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铁球荡起来为止。

其中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铁球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却一动也不动。年轻人用大铁锤按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累得气喘吁吁了。另一位年轻人也不甘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然而铁球仍然纹丝不动。台下的观众已经渐渐失去了热情,呐喊声渐渐消失,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解释了。

这个时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的举动。老人仿佛已经忘记了合下坐著的观众,就那样“路”地蔽一下,然后停顿一下,一直持续地做。10分钟过去了,又一个10分钟过去了,有观众开始坐不住了,会场起了一阵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然而老人好像根本没有听见观众的叫骂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