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隔壁班花暗恋我 > 父子兄弟也要讲究相处艺术

父子兄弟也要讲究相处艺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人与人的相处之中,最亲的莫过于父子和兄弟。然而,父子与兄弟也有相处不融洽、不和睦的,或者因为父亲对孩子求全责备,要求太过苛刻,或者因为相互争夺家产财物。有的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并没有求全责备、争夺财产,却很不和睦,周围的人看见他们不和,有的便从这种不和中分辨是非,最后还是不能说服他们。大概人的性情,有的宽容缓和,有的偏颇急躁,有的刚戾粗察,有的柔弱儒雅,有的严肃庄重有的轻糜浮源、有的克制检点有的故即纵情,有的喜欢姻雅恬静,有的喜欢纷扰扰,有的人识见短浅,有的人识见广博: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在社会生活中,父与子之间,有的彼此不思虑自已的职责却责备对方,从而导致父子不和。如果父与子各各都能反思一下自已.那么就会相安无事。做父亲的应该这样说:“我现在做孩子的父亲。曾经也是别人的子女。大凡我原来侍奉父母的原则是每事求尽普尽美,那么做子女的就会有所见闻不等做父亲的去教导他们。他们就会明白怎样去对待父母了。倘若我过去侍奉父母未能尽善尽美,却去责备孩子不能做到这些.难道不是存愧于自己的良心吗?”做儿子的应该这样说:“我今天作为别人的儿子,日后肯定会成为他人的父亲。今日我的父亲这样尽心尽力地抚养培育我,并且为我付出许多心血,可以称得上是厚爱了。日后我对待自己的子女,只有做到与我父亲待我的程度一样,才可以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如果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有负于子女,更无颜面去见父亲。”

世上的人善于做儿子的,也很善于当别人的父亲,不能够孝事其父母双亲的,也常常想虐待其子女。这其中的道理就是,贤达的人能够自己反省自己,那么就会做事稳当少出差错。不贤达的人不能够反省自己,做儿子多怨恨,做父亲多暴戾。过于慈祥的父亲容易造就败家子,儿子的孝顺有时却并不被父亲所觉察。大概依平常人之性情来说,碰到强大的事物就会回避,遇到较弱的事物就会大肆放纵。父亲严肃,儿子知道自己该畏惧什么,那么就不敢胡作非为;父亲宽缓,儿子对一切事物都持轻视态度,因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对于儿子的不肖,父亲多宽容;对于儿子的谨慎诚实,为父的有时责备不已。只有贤达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这样。

父亲如果一定要强迫自己的子女顺从于自己的脾性,而子女的脾性未必是那个样子,兄长如果一定要强迫自己的弟弟合于自己的性格,而弟弟的性格也未必如此。他们的性格不可能做到相合,那么他们的言语与行动也不可能相合。这就是父与子、兄与弟不和睦的最根本原因。如果都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一方认为是正确的,一方认为是错误的;一方认为应当先做,一方认为应当后做:一方认为应该急,一方认为应该级;观点不同竟然是这个样子。如果彼此都想要对方和自己的性格、脾气、观点相同,必然会导致争吵与论辩,争吵、论辩不分胜负,以至三番五次,甚至十次百次,那么不和就会由此产生,有的竞到了终其一生失去和睦的地步。如果大家都能领悟到这个道理,做父亲和兄长的对子女和弟弟通情达理,并且不苛责子女与弟弟与自己相同;做子女和弟弟的,恭敬地追随着父兄,却并不期望父兄只听取自己的意见,那么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必定相互和谐,自然不会争吵论辩。

孔子说:“对待父母,屡次婉言劝谏,看到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还必须恭恭敬敬。不违背父母,仍然在做事的时候无怨无悔。”这就是圣人教给人们和家的最重要的方法,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从古到今的人伦关系,贤达和不肖相杂。有的父子不能够都做到贤达,有的兄弟不能够都做到美好,有的丈夫随便放荡,有的妻子悍厉粗暴,很少有谁家能免此患。即使圣贤之人也无可奈何。正如身上生有创伤和脓疽疮痛,虽然甚为可恶,却不能够除去,只应该以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