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隔壁班花暗恋我 > 少壮者事事当用意,衰老者事事宜忘情

少壮者事事当用意,衰老者事事宜忘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每个年轻人应尽心尽力地关注一切事情一至少是尽可能多的事情,否则,无所用心或用心不够,像随波漂浮的水鸭一样,都不会有展翅高飞的本领。每个年衰体弱者,则应对所有的事冷静处之,不动感情——至少是不动过分的感情,否则,俗情过重,像幼马一样,只顾忙碌奔走而不善驾车,不能够挣脱名利的缰锁。“少壮者事事当用意”,在思想实质上,与同一时期的一副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颇有相似。在此之中,个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高远的理想,溢于言表,都是告诫青春年华、年富力强者应该珍惜时光,培植并保持自己敏锐的心智,拓展自己丰富的知识面,学会全面地把握纷纷繁繁、大大小小的世事,千万不能每天吃饱喝足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否则,人生容易慢慢老去,到那个时候伤心后悔,也于事无补了。

要做到“事事当用意”,要尽心于学问,也要尽心于生活,要认真地读有字书,也要认真地读无字书,这正是古今成大学问与大功业者的前提条件。这里,“事事当用意”所指的仅是少壮者所易忽略的全面性。但问题还有另-方面,那就是人生有限而知识无限,少壮者即使是精力旺盛.也不能不分主次轻重,不能不顾实际地全面出击.避免出现十个手指按十个跳蚤.结果是-一个也按不住的局面。

更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青少年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学习知识、充实自己上,在工作中,就要注意处理好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兴趣的关系,在读书时,则应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等等。总之,要注意全面成长的同时,还要善于像聚透镜那样,将所有的光线聚集到一点上,把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所挚爱的事业搞好,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成功。

试想,年轻的曹雪芹如果不是时时处处地留心观察种种的风土人情,不是对诗词歌赋、工艺美术、园林建筑乃至烹调、医药及农业知识均有所了解和研究,不是对人生的悲欢离合、少男少女们的情爱纠葛有着深切的体会和刻骨铭心的记忆,他又如何能写得出《红楼梦》。

所谓“功夫在诗外”,这种功夫就要事事当用意,不钻牛角尖,多向别人学习,从而进人留心处处皆学问的佳境。洪应明提出的“衰老者事事宜忘情”,作为经验之谈,就是对年老体衰者的一则养生忠告。年老体衰者在生理上,体力与精力已大不如青壮年,在思想感情上,饱经沧桑的人生履历已使他们变得更成熟,更豁达也更超脱,名利权势之类的诱惑力已经大大减少。他们和年轻人相比,更懂得生命的珍贵,也更懂得人生的真谛。他们要颐养天年,不为情困,不为情忧,就是一-项必要的前提条件,为此就须重视自我情感与情绪的调节。

传统医学认为情分七种,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它们是个人对客观事物或事情的主观情感反映,它们的来去变化与人的精神与生理体态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以五脏的生理反应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如在中医名著《素问》中,就有此言:“旺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显然,喜怒哀乐之类的情感所造成的过分强烈或长期持续的情感刺激,会导致人的心肝脏腑发生功能性的紊乱与失调,从而导致疾病,不利于养生长寿,对于衰老者就更是如此。

人都是有感情的,情怀全忘,对于有血有肉又吃五谷杂粮者,是不可能的。所以,更现实地说,衰老者对于人的七情六欲,不可过分地看重,不要过分地执着。孔子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便是:“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不失为经验之谈。所以,就要保持适度温和、不偏倚的性情和宁静的心境,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在今天中国的一些cs区,已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