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可笑的国运之战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通讯手段,短途可以靠信鸽,但长途就只能靠走了。
而且福建这边的博洛贝勒,又不是人家江西那部清军的直接上司,军情传递,肯定是先去南京的亲王多译那儿。
南京觉得这份军情重要,又转到福建这边。
再从福建后方,追送到已经到了广东边上的李成栋绿营这儿。
一来二去,哪里不需要时间?
“哦?”
“土鸡瓦狗般的明朝余孽,竟然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看起来这两广,也不是没有能人嘛!”
听到佟养甲通报的江西“军情”,李成栋威风凛凛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几丝嘲讽。
没错,就是嘲讽。
从最早跟随李自成部将高杰造反开始,李成栋半辈子基本上都在与明军交锋。
大明的腐朽,已经深入骨髓,这点李成栋比谁都清楚。
肇庆成立永历新朝,妄图延续大明国祚的事,其实福建也是陆续收到消息了的。
不过就这么一个偏安两广的小朝廷,压根就不被他们看在眼底。
在永历朝之前,相继覆灭的弘光、隆武两个朝廷,哪个不比两广兵多将广,哪个不比永历朝势力范围辽阔。
福建那位登基称制的隆武皇帝,更是早已名满天下的贤王。
与他相比起来,两广这个所谓的万历神宗唯一在世嫡孙,桂王朱由榔,简直就是名不见经传的明朝皇室好不。
生猛数倍,影响力大数倍的弘光、隆武朝,都在清军的进攻下瞬间分崩离析。
偏安在区区两广之地,还刚刚才成立的永历新朝,哪能被满清重视。
说是举国之力,其实在李成栋看来,北上赣州的永历朝军队,最多也就是附近几个州府的府兵罢了。
他们能被江西重视,完全是因为江西那边不是主战场。
进入江西的清军偏师,还在围剿杨延麟之战中伤到了元气,较为疲敝罢了。
对肇庆那边实力的不屑是一方面。
李成栋此时更深层次的嘲讽,则是因为肇庆那个小得可怜的永历新朝,看似英明正确,甚至还赌上“国运”的北伐赣州之举,完全就是愚蠢至极。
“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赣州,把重心都放在赣州,也是一件大好事。”
“至少他们可笑的国运之战,能加快咱们平定两广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