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以命换命
岳家村的祠堂并不算如何富丽宏伟,其内除了受香火供奉的诸多灵位外,几乎再无别物,饶是如此,也足以称得上是村中最为高耸宽阔的建筑,只是鉴于周朝民间往往对宗族祭祀等事极为看重,所以平日没有多少人主动前来久驻。
孟忠顺久历戎马,从牵马执镫做起,到现在身为统兵将校,早就练出了一副铁脚板,徒步前行的速度和韧劲甚为出色,在周朝军中甚至有所谓:‘烈虎举足,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说法,可见其迅捷常超同侪。
但今时不同往日,这位昔时在行阵间从未甘愿落于人后的将军,此刻脸上带着庄严肃穆,跟在年迈的岳景安身后亦步亦趋,丝毫没有焦躁之态。
岳玄素本是小辈中人,自然更无轻浮显耀的念头,况他心中诸多疑难此来彼去,故而此刻的速度相比先前与敌国精锐对峙争斗时更是不啻天渊,仅较走在最后的孟家少年稍快罢了。
待到众人进入祠堂、方甫站定后,岳景安目光转处,略过摆放在厅中的灵位,投到墙角的一口木箱上,终于再次开口讲话:
“小......孟将军,记得当年你们送宁国等人回来的时候,曾经替大帅传过话,说他们是光大门楣的有功将士,我们岳家村有这么多后生洒血沙场,殊为不易,以后可以安享太平。
“那时节你们还说过,把《凌霄诀》书稿一并送到此地别无他意,只是因为这部典籍原是安国偶然所获,理当归属在其名下,可从眼下的情形来看,恐怕当时的说法未必尽然,这套书稿定然有不为人知的来历。
“按理说玄素是安国遗留的孩子,由他继承书稿无可厚非,但老汉还记得,安国等人出村投军前每人都是鲜活旺健,回来时却都成了满身血污、奄奄一息......就像今天折损在敌军刀锋下的那些后生们一样。
“老汉明白,身为国朝子民、军中将士,守卫疆土、平靖祸乱都属分内之事,即便因此断头殒命,也没什么好埋怨,但我年纪大啦,说不准什么时候便会寿终,孟将军能否保证,我有生之年,不会再经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
苍老的声音回荡在略显空旷的祠堂,带着几分痛惜、几分沉郁,也包含着几分不舍、几分愤懑,直说得站在他身后的孟忠顺不知如何答复才好。
岳玄素从未想过,原来自己的身世里还隐藏着一段岳家村的陈年旧事,更未想到自己父母早已亡故的背后,竟是如此惨烈,难怪从前每当他主动问起双亲时,村子里的长辈们总是颜色变更、语焉不详,各自讳莫如深,纵然有想要据实相告者,也会被村长即刻制止。
以年代时间而论,岳景安提到的诸事早已过去十几年,然而被孟忠顺听在耳中,思绪随之飘忽不定,恍惚中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好像当年的那股萦绕在自己鼻端的血腥味始终没有消散,哪怕直到今天,也能让自己为之心旌动摇。
蓦地举目瞧了瞧那口墙角的箱子,又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年轻人,孟忠顺眼中痛惜和悔恨霍然闪过,等到他再次望向满头白发的岳景安,还是微一咬牙,脸上神态变为坚毅和肯定,抱拳躬身道:“大伯,人总是要向前看,若是这次再出了意外,我就将这条命赔给您!”
孟忠顺说得斩钉截铁,但岳玄素却仍觉得云山雾罩,急欲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插口问道:“将军,刚才村长提到的‘安国’......难道就是我未曾谋面的父亲?那么所谓的《凌霄诀》又是怎么回事,我父母的生死存亡,怎么又和这份书稿扯上了关系?”
虽然孟忠顺早已不知多少次暗自设想过旧事重提的场景,但此刻面对着岳玄素提出的疑惑,终究还是难以抑制心潮汹涌,连带着声音都有些发颤:“孩子,这件事说来话长,你父母双亲的逝去,一半和我早年的少不更事有关,一半便是因为那份《凌霄诀》的书稿。
“那年我刚入军中,做了为大帅执鞭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