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生死路口
但是大乾却不一样,他跟大明一样,是农耕王朝,他科举取士,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他重新分配土地,使得地方重新焕发生机,他强调工商业,可以获取大量的赋税,生产大量的工具和武器。
这俨然是在大明这幅陈旧的躯体里,重新诞生一个新的生命。
换句话说,女真人来大明打仗,那是求财,而大乾那是要命!
所以战争,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而大明发动战争,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堂之上,大量的臣子乃是江南的官员,大乾得势,他们的家乡亲人遭难者甚重,而与朝廷来说,大乾的兴盛,意味着漕运断绝,赋税断绝,真的让他将金陵打下来,将江南各省打下来,朝廷根本不用大乾动手,朝廷自己就完了。
这是大乾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朝廷必须做出来的抉择。
也就是说,当楚行下定决心,去攻打常州府、苏州府的时候,当大乾的将士度过长江的时候,这场宿命之战就已经开始了。
而崇祯也好,出行也罢,与其说是互相纠缠的一对宿命对手,倒不如说是新旧交替,一老一新两条生命死独木桥上的决死冲锋。
进者生,退者死!
其实,如果不是楚行对常州府和苏州府发起进攻,以崇祯目前的处境,这场新教交替的两个帝国之间的战争,是很有可能往后继续拖延的。
甚至于崇祯为了缓和国内的矛盾,都有可能派遣大臣来招降楚行。
而恰恰是,如若不是楚行在此次亲征之中,见识到了大明的强悍,见识到了百姓的疾苦,得知了自己已经有了子嗣的消息,那或许便是刘云龙来主持西部的战事了。
但那毕竟是如若啊!
大明之腐朽,已经进入了骨子里了。
百姓再其压迫下一天,便痛苦不堪。
大乾后退一步,便天下苍生,看不到活路一天。
莫非真的要将民族,将国家,将自己的儿女的命运,交给脖颈之上,留着丑陋辫子的通古斯野人?
楚行做不到!
这便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了!
“孤这一战,必须下场,因为只有赢了这一战,才能庇佑大乾之腹心之地,才能保存大乾立国以来所取得的战果,须知道那是大明集合起来的全国劲旅……”
“大明一旦发大兵,地上放百姓遭受到什么困难,孤不说尔等也会明白。长江防线坚不可摧,可这防线下,埋得是累累白骨。我大乾已经在各地扎根,百姓刚信了我大乾,若是我们将他们舍弃,这天下的民心便会再次更替。”
“人心散了,再想收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孤再问尔等一句,昔日里我们所言的救民救国,诸位真的只是说说,便不往心里去吗?”
“若是没有这一份责任心,便是最终取得了天下,又与伪明有何分别?”
“诸位须知道,这一仗,我们大乾若是胜了,则华夏之富裕之地,尽入我大乾之手,不出三年,则兵精粮足,风帆遍及宇内,届时五年必能灭明,十年定然扫清华夏旧地之蛮夷……”
六月下旬,将士们都忘记了是哪一天,只知道又是乘船,又是步行,疲惫不堪。
此时此刻,正在清流关下安营扎寨。
或许是因为楚行动不动就王驾亲征,动不动便是倾国之战,大乾将士们早就轻车熟路了,最让人感觉清晰的便是,将士们每到一处,当地的官员已经动员百姓,修筑好了营盘,他们只需要检查和加固即可,这让将士们沿途的疲惫可以进行的安歇,不至于因为急行军而消耗过多的体力。
以至于思想教官们,也可以抽时间给将士们讲解文化知识,聊一些民间疾苦。
据说,此次王驾亲征,大王曾调动了一大批举人和进士郎,让他们入军队接受改造,大乾不仅仅是军人可以转文官,文官也可以转军官的,相对是比较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