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为山河之固
你要从政,更好说了,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去六部下属机构任职。
如果你接受过正式的教育,达到了寇烈、赵汝才都认可的层次,哪怕你之前连童生都不算,经过救民军的考核,也能够在大乾为官。
你想参军,那也是可以的,先是可以进入虎贲军下设的讲武堂学习,经过一番挑选之后,还有极高的概率进入到大王的亲兵队,经过大王的亲自培训之后,就可以下放到下面带兵。
至于有功名,甚至做过官的读书人,那更好了。
只要经过楚行的考核,给你个六部高官都不在话下。
如今的救民军,可是真的唯才是举。
至于进士之类的更高级知识分子,楚行就不敢想了,想也没办法,人家压根不会来。
别说到了进士这个层次,就算是举人、秀才一般都不愿意投靠救民军。
因为大明朝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也就是说,大明与知识分子是绑定在一起的,人家享受着极其高的优待,人家坐拥着大量的财富和地产,又掌握着知识,人家的梦想都是做官。
现下来说,不说全部,但是起码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对救民军没有任何好感的。
甚至他们会暗中做各种小动作,盼着皇朝能赶快杀回来。
见识越广,文化程度越高的人,也越能看透大乾王朝的本质:这就是一群土匪、山贼成了气候,联合一群农民大众,妄图颠覆朝廷的扯淡组织而已,迟早是要被朝廷大军剿灭的。
当然,与读书人完全相反,那就是人民群众没有这种想法。
在他们看来,救民军跟朝廷没有啥太大的区别。
甚至救民军比朝廷更加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因为朝廷管理这一片土地的时候,大家的日子过得太辛苦了,朝廷和官吏拼了命的压榨,地主和士绅也变得法的欺负人,大家压根都活不下去了。
救民军来了之后,竟然给大家分配土地,还派将士们给老百姓帮忙。
谁是发自内心对他们好的,老百姓还是很清楚的。
救民军给了他们好处,他们自然选择拥护救民军。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救民军给他们的利益,更多的是因为,加入救民军之中,还有很多的好处。
首先便是安家银。
一大家子,好几个儿子,想要结婚,凑不出银子来怎么办?
明末奢靡之风日盛,往往一个家庭娶妻生子,需要整个家庭积攒多少年的收入,可是这些年年头很不好,别说积攒了,能够不饿死就不错了。
但是孩子们还得成亲,这个时候怎么办?
从孩子们里面挑选一个去参军就是了,救民军与朝廷强行拉青壮不一样,人家直接给一笔安家银。
有了银子,这家里可就宽裕多了。
而且被派去当兵的孩子,也不会怪罪父母,实在是救民军的待遇太好了,白米白面敞开了供应,为了将士们的营养,救民军还会安排肉食肉汤,在他们看来,地主老爷也未必有这待遇。
这还不算,从进入救民军的那一刻开始,士兵就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饷银。
有了饷银,便可以补贴家用,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谁能不喜欢?
再有就是救民军还会给一份免费的田地,别管面积大小,别管肥沃与否,那是实打实的土地,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根基。
诸多政策导致了大批民众踊跃参军入伍,尤其是贫寒子弟。
甚至还出现了辽东逃难而来的老卒恳求加入,以及济南府,登莱二地的逃卒请求加入的情况。
楚行这才深刻的领悟到一句话,山河之固在于德,德政不修人尽敌。
人民群众的踊跃加入,导致救民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招募到数量庞大的新兵,不仅仅将几个千户所、巡检司的士兵都招满了。
甚至还有大量的新兵在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