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回河西村办酒席
老郭的儿子小郭立马反对: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骑马游街?到时候敲锣打鼓、吵吵嚷嚷的,把马惊着,再把小宇摔出个好歹,看你怎么交代!”
“那你说怎么庆祝?”老郭抽着老旱烟问。
村里的会计开口了:
“听说,小宇的小舅子也考了大学,他们村用公款买了面大镜子,听说现在就兴这个,要不,咱也紧跟时势,送面镜子?”
老郭立马点头:
“既然人家送镜子,咱也送,咱不能落伍。镜子好,镜子挂在那,亮亮堂堂的,能挂个几十年,那咱也买面大镜子!”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由村里出钱,买面大镜子。
再召集村里的青壮年,提前排演锣鼓,到时候敲着锣鼓,把镜子送到他们家。
再买上六挂一万头的炮仗,二十个响雷,在他们家门口炸一炸。
然后请乡里的电影放映队,从姜鸿宇回来办酒席那天起,连放三天电影。
姜鸿宇把人武部那边的事情都处理完,把户口和粮食关系转移证明都办好了,趁着程雪飞去申城那几天,就回来办酒席。
姜鸿宇考上大学,河西村的老少爷们就好像自家子侄考上大学一样开心,一个个不用招
呼,自发过来喝喜酒,送上一块两块的贺礼。
对父老乡亲们送来的贺礼,姜鸿宇没有拒收,但他也不想让人家白掏钱,就特地把酒席办的很丰盛。
他仍旧请了之前用过的那个厨子,用了十个菜,一道汤。
外加从粮站买的富强面粉蒸的白面馒头,还有好烟好酒、花生糖果。
可以说非常奢侈了。
这算是他们村几十年来最丰盛的一桌酒席,可算让河西村的父老乡亲、男女老少解了馋。
酒席是在姜鸿宇和程雪飞结婚的那座房子里摆的。
他们家有两座房子。
一座是几十年前盖的,又破又小,只有三间堂屋,灶房是在院子里随便搭的一个草棚。
另一座是姜鸿宇和程雪飞结婚时新盖的。
虽然也是座土房子,但当时盖这座房子的时候,是很气派的。
因为地方不够用,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也不够,所以办的是流水席。
吃完一拨,赶紧洗盘刷碗,再换另一拨。
一大早,村里的锣鼓班子,就抬着家伙事儿,在大街小巷里游走,敲的震天响。
等酒席快开桌时,他们又抬着大镜子,从大队部出发,把一面大镜子抬到姜鸿宇家里。
这一天,在外
县工作的姜萍也特意赶回村子,参加哥哥的酒席。
姜萍回来,左邻右舍才恍然想起来,哎呀,原来姜家还有一个闺女。
这么多年,姜萍一直在外地工作,即便回来,也很少串门什么的。
所以存在感低到几乎把这个人给忘了。
更叫这帮婶子大娘嫂子弟媳震惊的是,这个已经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居然还没嫁人?!
于是乎,一大帮婶子大娘立即把姜萍团团围住,纷纷给她介绍合适的对象。
吓的姜萍不敢说话,只是摇头。
姜家今时不同往日了。
在以前,姜家虽然也阔绰了一段时间,但自从姜鸿宇疯了,姜山辞了工作回来照顾儿子,他们家就显得落魄了。
那时候,姜萍顶了父亲的职,一直在外工作,没人能想着给姜萍张罗婚事。
现在姜鸿宇脱胎换骨,考上大学,姜家已然重新崛起,而且,一下子崛到天上去了,成了全省状元,保不齐将来要做大官。
谁要是娶了大官的妹妹,跟大官成了亲戚,将来全家老小都能跟着托福!
于是那个一直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姜萍,顿时成了酒席上的香饽饽。
男人们围着姜鸿宇,女人们全都围着姜萍,
要给她介绍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