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八零年代的窝囊老实人(25)
赶在十月之前, 杜北和林青舒返回了村里。
年末杜东去县里开会,回来的时候带着满脸的惆怅,似乎是高兴,但又似乎是害怕, 村口侃大山的人们见着了, 连忙问他是咋了,他只摆摆手说是累着了。
但他那一脸的复杂, 大伙儿也不相信啊, 杜东回了家还没想好该咋办, 村里有权威的长辈们全来了。
最后杜南他们哥仨和林青舒也赶了过来, 要是以前,他们哥仨在全村的大事儿面前肯定是插不上话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食品厂的生意是越办越红火, 之前还有村里人眼红自己偷偷做了酸枣糕去卖, 转头杜北就把靠近军界谷的山包下来了, 每家分二十五块钱。
食品厂里的工人也是优先选老实勤快的,啥叫老实勤快?还不是从那些没偷偷上山摘酸枣卖的人家里头选?
村里人谁也说不出半个字儿来,为啥呢?
食品厂现在卖的最好的, 可不是酸枣糕,是源源不断开发出来的新产品,据说还和城里的大厂子合作了, 就算不卖酸枣糕, 人家也能干下去。
但村里人要是偷摸去卖, 被发现了就要去坐牢, 罚钱,因为食品厂弄了啥专属,反正就是政府只承认食品厂卖的酸枣糕, 别人卖都不行。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村里人现在都可老实了,老实点还能拿到分红,招工还会从自己村子里选。
像是杜大嫂她们这样的正式工,一个月二十块钱,包午饭,每个月还有四天假,逢年过节还发东西,要是加班还有加班费,赶上忙的时候,赚的最多的一个月能有四五十块钱呢。
就这还不算完,厂长和林会计都说了,只要能在厂子里当正式工十年以上的,退休还有退休金领,按照工龄给钱。
这不就跟城里的铁饭碗是一样的嘛!
工钱现在是比不上城里,但是厂子效益好工钱还会涨呢,而且这守家待地的,也不耽误干农活,就把钱赚了,多好的事。
能被选上当正式工的,在家里的地位都提高了,尤其是那些女工们,现在在家里腰杆子都硬起来了。
现在谁还敢看轻杜北?都上赶着巴结呢。
杜东抽着烟,让无关的人先散了,只留下村里最德高望重的几个老人、村干部和自家兄弟。
林青舒也自觉的避出去,反正杜北会告诉他,就没必要在这儿戳人眼珠子了,村子里的老人思想也都老旧,虽然对知青们并不磋磨,但也绝不会把他们当成自己人,遇到大事儿,还是村子里头商量着决定。
杜北其实猜出来大哥要说什么,1982年年初,全国各地开始实行土地分包到户政策,但唐城的位置比较偏,政策实施也需要时间门,估计是现在确定下来具体时间门了。
果不其然,杜东说的就是这个事儿,他也确实该担心,之前都是集体劳动,然后分配给个人,但大家都知道好赖都有集体给托底。
现在解散了,以后个人管个人,家里人多、家底厚的还好一些,那些只剩下孤儿寡母或者老弱病残的,可怎么办呢?
杜北敲了敲桌子,“大哥,这事儿既然县里已经通知了,咱们按照要求做就是,至于你担心的问题,可以这样,他们要是自己种不了地,可以将地租出去,谁愿意种付租金和口粮,另外,食品厂付给村里的分红还是和以前一样按人头分配。”
杜东顿了一下,他还真没考虑食品厂这一块,食品厂要是每年都给村里钱,再按人头分下去,那其实也能吃上饭,顶多是苦一点,好歹是能活下去。
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下来,杜东将村里所有人口都普查了一遍,之前有没上户口的也都让他们去上了户口,然后拿着新的资料按照要求分田到户。
随着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北方青食品厂的名声也随着规模越变越大,尤其北方青从一开始就打着助农脱贫致富、打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