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决战 -
“报
前方五里地之外,发现敌军前部一万左右步兵已经展开阵列!“
“报
左翼发现敌军一万左右步兵正在挺进!“
“报
右翼发现敌军一万左右步兵正在挺进!“
列奥尼达接连接到三个传令骑兵的报告后,整个人都蒙了。
“黄巾贼才刚出现,就摆出来了三万人?
他们什么时候有这么是兵了?”
列奥尼达倒是没有怀疑自家的传令骑兵夸大事实,毕竟那些传令骑兵都是以严谨着称的斯巴达战士担任。
斯巴达人并不是不会骑马,斯巴达战士中有不少人都会骑马,但他们不擅长马上作战。
如果说斯巴达战士在双脚落地的时候,能发挥出十成战斗力,马战的话只能发挥出三成战斗力
这不仅仅是因为斯巴达城邦缺少战马的缘故,跟斯巴达战士迷信重步兵战力,蔑视骑兵也有很大关系。
斯巴达人一般只是将马匹看作一种交通工具,而是战斗用具。
列奥尼达又仔细询问了一番,心中才稍稍松了口气。
那三支被发现的黄巾贼,都是无甲的轻步兵。
轻步兵听起来不错,实际上斯巴达人口里的轻步兵,跟炮灰是同义词。
也有辅兵民夫的含义。
随即,列奥尼达开始根据得到的情报,快速下达一连串命令,展开自己的所部兵马。
实际上,列奥尼达的五万大军,一直都是分成左中右三部分齐头并进,中路军自然是列奥尼达的本部斯巴达精锐,两翼则是皮洛士留下来的,和原本列奥尼达自己麾下的波斯仆从军,波斯仆从军中参杂着波斯红头吧和波斯领主们亲领的波斯重装骑兵。
这是斯巴达人出征时的标准配置,仆从和附庸军队护卫两翼,防止斯巴达精锐主力被两面包夹。
作战的时候,则依靠斯巴达精锐主力强悍的破阵能力,从中心凿穿敌军中路大军,直取敌军帅旗。
只要敌军帅旗倒下或撤退,敌军大部基本上也就崩了。
斯巴达人就是依靠这种战术套路,打赢了无数战争!
战术很简单,也是冷兵器时代很常见的战术,但能打赢全靠斯巴达精锐的强悍战力。
斯巴达战士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死在前进道路上的斯巴达人,没有投降的斯巴达人!
这是一场经典的遭遇战,双方都是奔着对方主力去的,所以探查到对方主力位置后,二话不说直接将大军展开A了上来。
这其实才是这个时代野外决战的常态,那种提前约定地点的野战已经很少见了。
列奥尼达所部的三支大军,组成了一个标准的箭头进攻阵型,反观西亚自由军,在遭遇敌军主力后,反倒停了下来,摆出一个平行的防御阵势。
于是,列奥尼达毫不客气的,将两翼的指挥权下方其实他不下方,打起来后也没办法有效指挥距离稍远的两翼大军,指挥自己的本部斯巴达精锐冲了上去。
最前面的是斯巴达战士驱使的边民士兵。
这些和斯巴达城邦属于雇佣关系的斯巴达外族边民自由人士兵,武器装备并不统一。
其中富裕些的边民,身上套着厚重的铁甲,手里是短剑长矛破甲锤应有尽有,远程武器也是希腊人军队中常见的破甲标枪。
穷鬼边民的装备则跟轻步兵差不多,身上一个铁片都看不见,只有一套廉价的轻皮甲,手中只有基本的剑盾和短矛。
西亚地区和大汉帝国的军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亚地区的大部分武装力量,除了波斯仆从军那种应召农夫兵外,都是自备武器装备。
而大汉帝国则是朝廷或上面的主子给统一配备。
列奥尼达已经提前对边民武装进行了排兵列阵。
装备好的边民在前面,装备不好的在后排。
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