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来了?
“钱,钱,钱!就知道要钱,一帮败家子!乞索儿!”
魏朝天策二十一年的三月就是这样在皇帝元谡响彻内廷的叫骂声中开启的。
元翊虽为太子,但也只能拱手肃立在殿外,隔着一层窗户纸,继续听皇帝嚷嚷。
“去年才余下来四百多石粮,别说是国库了,连内库都快给掏干净了,还要怎样啊?要不把朕修陵的钱一并给他们算了?朝廷花钱养了一帮什么东西,不会决问题就知道盯着那点鸡毛蒜皮的事,尤其是那个老匹夫,为了那些兵上蹿下跳没个消停,是不是把朕当傻子了......”
听到这儿,元翊不禁拢了拢袖口,里面装的是江南道巡察使徐域中的奏章,虽然他不知道圣人的火气来源是不是这道折子,但此时去火上浇油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但他也没别的办法。
南方发了涝灾,但皇帝却称病不朝,私下也不见群臣,那些送进宫里的折子连声水花也听不见。这个新任的巡察使实在是急红了眼,走投无路之下,也顾不得什么忌讳不忌讳,直接将呈上去的奏折又抄一遍,送到了他这儿。
差不多等里头没了什么动静,元翊才容王大监通禀步入庆安殿。
殿内,两个小宦官刚拉开一副横绢,元谡则身着圆领便服,斜靠在榻上。发完脾气,他正想赏一赏着自己的传世佳作放松一会儿,不料却被元翊撞个正着。
元翊随便一瞥,见绢上画的是一位在溪边拾花的女子,美人衣裳逶地,珠钗横斜,伸出一只纤纤素手去拾水中落花。
但没等他细看,皇帝就做贼心虚般让人把画撤走了。即使这样元翊也知道画中人是谁,但他今天不愿过多纠结这个问题。
“父亲身体可好些了?”
“哼,有些人就没盼着朕好过。”皇帝接过王大监递来的茶水,猛地灌了一口。
在他右手边的黄花梨木矮几上,一道道红纸糊边的公文静静地躺着,红边黑鱼符,是北方上报军情六百里加急特用,但据元翊所知,也是用来问朝廷讨粮的;红头文书的另一侧,堆放的是近日的奏章,两摞近一尺高,徐域中的折子大概也被压死在里面。
见他不接话,也不吭声,皇帝失去了抱怨的兴趣,揉了揉腰站起身来——元翊欲上前搀扶却被挡开了。
“朕还不是残废呐......你来,又是哪里出问题了?”
“圣人可曾看过有关近日江南水患的折子?”元翊实在懒得和他兜圈子。
“江南?这个朕当然知道,上个月不是刚刚拨了款下去吗?”元谡又轻轻呷了口茶。
上个月?上个月户部是给了一半的赈灾粮,且不说还有一半拖着,那还有修堤的工款怎么算?元翊不知道他是真糊涂了,还是装糊涂,但基本上是后者。
“回圣人,今早儿臣入朝时恰好碰到了徐域中巡察使,南方水患严峻,徐巡察几日前已呈书上表了灾情,但又顾及到您的身体,不敢叨扰......”
元翊顿了一下,从袖中拿出了那本奏折,恭敬地递上去,“这份新的,他肯请儿臣代为转交,儿臣想着这事也耽搁不得,便答应了。”
皇帝的目光在奏折和元翊之间跳了几个来回,最终接下了那折子,但只翻开了第一折,瞥了一眼,就“啪”一声合上了。
元翊甚至怀疑他是否看完了里面的格式台头。
“修堤啊......这事儿归朝廷管吗?南诏不是富地流油吗,怎的不让他们自己去修?”元谡颇为不满的说道。
很显然,皇帝并非不知道近日朝中发生了哪些大事,只是借病能拖一时是一时罢了。
元翊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虽然东南沿海的海堤大部分都集中在南诏境内,但其它几个县的主要河道入海口处也有自己的小段堤坝,这次溃堤,海水倒灌的也是这几个县。他们先前倒是找南诏商议过了,但南诏那边推脱说今年